【星雲大師全集7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了解般若與心 上卷7

星雲大師 |2020.02.22
3623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我們一般說,般若不就是智慧嗎?不錯,梵文的「般若」用中國的字來說明是「智慧」,但是智慧不能代表般若,只能勉強的說般若是智慧。現在為了說明般若,我分幾段來釐清,第一段講般若與智慧有什麼不同。

般若與智慧有何不同?

(一)般若是絕對的善

智慧有時候有善有惡,而般若絕對是善的。科學家製造電話,讓我們在幾千里路以外就可以和別人通話;製造電視,讓幾千里外的人都可以看到表演;製造冰箱、冷氣、電腦,讓人類的生活更為便利,諸如此類,科學家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但是,科學家製造的許多科技文明,例如飛機,若是用來運輸還好,如果是用來作戰就不好了。甚至於摩托車、汽車的發明,有利益我們之處,也有害於我們之處。所以,科學所帶來的文明是有利有弊的,而般若的智慧則是對我們有利而無害。

(二)般若是不可說的

「般若」是不可說,無法說的,就是說也說不清楚、說不明白。等於瞎子摸象,一個瞎子摸到象的耳朵就說了:「你們知道大象像什麼嗎?我知道了,像芭蕉扇。」

一個瞎子摸到大象的鼻子,他說:「不是、不是,不像芭蕉扇,大象像什麼?像個鉤子,可以勾東西。」另外一個瞎子摸到象的尾巴,「你們說的都不對,大象像什麼?像個掃把。」還有一個瞎子摸到象的腿,「你們都不對,大象像什麼?像根柱子。」

大象像什麼?雖然他們都說對了一部分,但卻不是大象的全貌。整頭大象的形貌究竟如何?要開智慧的眼睛親自一看,才會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般若能打開智慧之眼,讓人認識宇宙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沒有般若就等於是盲人摸象,只能對這個世間的枝末、局部作猜測,對整個宇宙人生不能全然了解。

般若是不可說的。比方眼盲的人問:「月亮像什麼?」你回答說:「月亮有光,它的光像蠟燭。」那麼眼盲的人看不到月亮,就來觸摸蠟燭,「喔!我知道了!月亮像什麼?月亮長長的。」你告訴他:「不是呀,不是長長的。」那月亮像什麼?你再說:「像盤子一樣。」他又摸摸盤子,「喔!月亮像什麼?盤子摸起來冷冰冰的,所以月亮是冷的。」因為他沒有看到月亮,因此只能分別猜想月亮的樣子,但那卻無以涵蓋全貌。

眼盲的人不知顏色差別,你告訴他白色就像百合一樣。那麼,把百合朝他面前一擺,一摸,百合動了一下,他就說:「喔!我知道什麼是白顏色了,白顏色是會動的。」你說:「不是呀!白顏色像白雪一樣。」他摸一摸白雪,「唉呀!好冷。」你再問他:「白色是什麼?」他會說:「是冷的。」但都不對。

我們眾生都是用各人的成見與見解,去分別、認識這個世界。也可以說,平常講的智慧,是從心外去認識世間,而般若則是從心內來認識世界;般若是往心內去探求,不是向心外去尋找。

(三)般若是禪

般若如同禪一樣。禪有禪機,禪機在哪裡?到處都有,因緣到了,機緣成熟了,就像音樂一開,啊!突然間就開悟了。

般若也是一樣。過去有一首流行歌曲這樣唱:「薔薇薔薇處處開,薔薇薔薇處處在。」那麼我們現在改過來說:「般若之花處處開,般若之花處處在。」般若的光到處都在;人若不懂,天天跟他講般若,他還是弄不清什麼是般若。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集合門下弟子,召開一次眾會,六祖大師說:「我有一個謎語給你們猜一猜,看哪一個猜對了。」於是大家便認真地聽六祖說:「我有一物,無頭無尾,無背無面,無名無字,你們說是什麼東西?」六祖座下有一個很年輕、很聰明的首座弟子,叫做神會,他說:「我知道,這是諸佛之本源,眾生之佛性。」意思就是這個東西不好用什麼名稱來說。

六祖大師一聽,說道:「我跟你講沒有名沒有字,你偏要說本源,偏要說佛性。假如你將來有辦法,頂多也只是做一個宗教裡的知識分子,不是宗教裡的一個大修行家。為什麼?你從知識上來認識,從分別上來認識,沒有從無分別的智慧來認識;你從分別的智慧來說明,沒有從無分別的般若來說明。」

我常有一個感覺:是佛法的,有時候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反而是佛法──關鍵就看你有沒有般若。比方我們穿著袈裟念經拜佛,樣子是在拜佛,但是心裡面卻妄想紛飛,那麼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了。我行布施、救濟,不過心裡貪心,希望人家感謝,覺得自己很榮耀,很了不起,那麼布施本是佛法,也變成不是佛法了。

又例如禪宗公案裡,老師打學生,師父打徒弟,打人雖不是佛法,但是一打,他認錯了,「我錯了、我改過、我懺悔!」那麼打人也是佛法。罵人不是佛法,但有時大聲一喝,他警覺到我錯了,回頭向善了,那麼罵人也是佛法。

我們看到歷代禪宗的祖師,他們對學習者的教育,有時候是違反倫常的。在禪宗語錄裡可以看到,有時師父跟徒弟講話,徒弟上去就是一拳,而師父還哈哈大笑;笑過後,又給他兩個耳光,徒弟又再拿個棍子打師父。我們看到,心裡可能很吃驚:這成什麼寺院?成什麼體統?成什麼師徒?可是他們在那兒打架,打的卻都是佛法,那是最微妙的教育、最微妙的禪機,那是禪宗的「棒喝」教育。

要了解般若,不能用一般的觀念來理解,因為般若不是常識、知識;用常識、知識來測量般若的樣子是摸不出來的。因此,如何透露般若的氣息?般若究竟是什麼樣子?是要透過真修實證,才能獲得的。

般若不能把它翻譯成「智慧」,因為智慧有時是錯的,知識是靠不住的;因為知識會害病,「知」識一害病,就變成愚「痴」了。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聰明、智慧是不可依賴的。

過去有一個長老,叫做會覺老法師,我記得有一次在開學的時候,身為院長的他對著好多青年學生說:「你們要知道我有一個個性,我最討厭聰明的人。」這句話耐人尋味。現在的父母都希望兒女聰明,都希望兒女考試成績好,但這有時候是錯誤的,光是聰明是不夠的。貪官汙吏、做壞事的人往往很聰明,我們要設法使他在聰明以外還要有德性,也就是要有般若。

用儒家的三達德「智、仁、勇」來說,般若是大智慧,是智;般若是大慈悲,是仁;般若是大菩提,是勇。把智、仁、勇,把智慧、慈悲、菩提加起來,就叫做般若。

般若的大智慧,不是認識虛假的外在,不是偏見邪見,而是要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

怎麼樣才能認識真相呢?

舉例說,一個老婆婆經常到寺院拜佛,有一天他起得早,天還沒亮就拜佛去了。走在寺院的丹墀裡,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東西,「不得了,我踩死了一隻青蛙!我來拜佛是為了求功德,今天反而踩死了一隻青蛙,罪過呀!」回家後,老婆婆天天不忘自己踩死了一隻青蛙,「罪過呀!罪過呀!怎麼辦?」心裡鬱結想不開,去找寺裡的師父替青蛙超度,替牠消災解冤仇。

當他來到客堂,向知客師說明時,知客師先是驚訝,「什麼?你怎麼在我院子裡踩死青蛙,在哪裡呀?」「我帶你去看。」一看之下,原來不是青蛙,是個茄子,老婆婆心裡頭的陰影、罪業、冤仇,頓時間通通都沒有了。

所以,大智慧就是要去認識真實的情形,不認識真實的樣子,就給外在的是非假相迷惑了,自己也就變得患得患失。人要有修養,要有不為苦樂所動的大慈悲。行慈悲,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別人對我好與不好都沒關係,不需要別人來稱讚我,來說我好話。

日本有一位有名的詩人說了一句話,他說:「你們知道宇宙有多高嗎?宇宙只有五尺高,在五尺高的宇宙裡,要容下我們的六尺之軀,怎麼辦?只有低下頭來。」所以,我們在宇宙之間生活,要養成仁愛心,養成大慈悲心,從謙虛、忍耐裡,把自己擴大到無限,人格才能養成。還要懂得般若,般若是人間最微妙、最巧妙的生存之道、處世之道,有了般若智慧就能看破、放下,什麼都不計較,什麼都不在乎。

般若不是消極的,般若是非常積極的,所以是大勇猛的大菩提。什麼是大勇猛?就是對止惡向善,對斷除煩惱,趨向解脫之道有很大的勇敢。

般若與智慧有什麼不同?以佛法來說,般若是「勝義智」,智慧是「世俗智」。不過,要認識勝義智的般若,還是要從世俗的智慧開始。如何認識這個無分無別的般若,也是要從有分別的智慧慢慢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