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學做人--退步原來是向前

任浩之 |2005.10.31
580觀看次
字級

把拳頭縮回去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這個道理看了拳擊比賽的人應該都會明白。同樣,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退一步,卻能夠達到前進數步的,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辦事技巧。

晉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因為遭受陷害,被迫離開晉國逃亡。在逃亡過程中,晉文公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時他就承諾說:要是他當了國君,希望晉、楚兩國永遠和好,但是萬一兩國開戰的話,他一定會命令晉國軍隊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來報答楚國的恩情。當時,楚成王笑了笑,並未當真。

後來,晉文公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位。公元前六三四年,楚國藉口宋國投靠晉國為名,派成得臣率兵攻宋,宋國派人向晉國求救。晉國於是決定派兵攻打楚國的盟國曹、衛,這樣,晉、楚兩國直接對上了。

這時晉軍的力量雖稍弱於楚軍,且又遠離本國作戰,但已占領曹、衛兩國作為前進的基地,況且齊、秦已與他結成聯盟,從而也很有實力。當晉、楚兩軍直接相對,正要開戰時,狐偃對晉文公說:「當初您在楚國為客時,曾對楚王說,萬一交戰,晉軍一定退避三舍。現在可不能失信啊。」晉文公聽了不語,身邊的部將都紛紛反對。狐偃又說:「成得臣雖猖狂,但楚王的恩情我們不能忘。我們退避三舍正是對楚王表示謝意,並非怕成得臣啊。」大家聽狐偃講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楚軍見晉退兵,以為晉軍害怕了,就在後面追。晉軍將士奉命撤退,見楚軍這樣氣盛、猖狂,不由得暗下決心,一定要打敗楚軍。晉軍一退就是九十里,待紮下營來,成得臣派人送的戰書也就到了。第二天兩軍對壘,都想藉此一仗置對方於死地。

交戰開始,晉軍主帥先軫派三軍中的下軍去攻由陳、蔡聯軍組成的楚軍中的右軍。這是一個薄弱環節,晉軍一個衝鋒就將陳蔡聯軍擊潰了;接著先軫又命上軍主將狐毛假充晉軍主帥,迷惑對方。楚左軍主將斗宜申看見晉軍主帥旗,即指揮兵士衝殺過來,狐毛抵擋幾下假意敗逃,斗宜申不知是計,緊緊追趕。眼看就要追上,忽聽一陣鼓聲,晉軍主帥先軫率領精銳部隊攔腰殺出,狐毛也率隊反擊,兩邊夾擊,楚軍頓時慌亂。成得臣見勢不好,急令收兵,才避免全軍覆沒。

實際上,晉軍的「退避三舍」,是晉文公圖謀戰勝楚軍的重要方略。晉軍「退避三舍」後,退到了衛國的城濮,這裡距離晉國比較近,後勤補給、供應方便,又便於齊、秦、宋各國軍隊會合;在客觀上,「退避三舍」也能起到痲痹楚軍、爭取輿論同情、誘敵深入、激發晉軍士氣等多重作用,將晉軍的不利因素變為了有利因素,為奪取決戰勝利奠定了基礎。這樣,表面上的退卻,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趙歸屍以內攻齊
戰國時候,有一次趙王派了孔青帶領大軍救援稟丘。孔青是員猛將,加上足智多謀的寧越輔佐,所以趙軍一戰大敗齊軍,擊斃了齊軍統帥,並俘獲戰車兩千輛。戰場上留下了三萬具齊軍屍體,孔青決定把這些屍體封土堆成兩個大高丘,以此彰明趙國的武功。

寧越勸阻道:「這樣做太可惜了,那些屍體可以另有用處。我看不如把屍體還給齊國人。這樣做,可以從內部打擊齊國,從而讓齊軍不再侵犯!」

「死人又不可能復活,怎麼能從內部打擊齊國呢?」孔青想不通了。

寧越說:「戰車、鎧甲在戰爭中喪失殆盡,府庫裡的錢財在安葬戰死者時用光了,這就叫做從內部打擊他們。我聽說,古代善於用兵的人,該堅守時就堅守,該進退時就進退。我軍不如後退三十里,給齊國人一個收屍的機會。」

孔青大致明白了寧越的用意,但轉念一想,又說:「但是,齊國人如果不來收屍的話,那又該怎麼辦呢?」

「那就更好了。」寧越胸有成竹地說:「作戰不能取勝,這是他們的第一條罪狀;率領士兵出國作戰而不能使之歸來,這是他們的第二條罪狀;給他們屍體卻不收取,這是他們的第三條罪狀。老百姓將會因為這三條,而怨恨齊國的高官將領,居於高位的人也就無法役使下面的人,而下面的人又不願侍奉居於上位的人,這就叫做雙重打擊齊國!」

「好,還是您計高一籌啊!」孔青終於完全理解了寧越的良苦用心。

果然不出寧越所料,齊國因此而元氣大傷,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對外用兵。

寧越的主張看起來好像並不是那麼咄咄逼人,相反,似乎還有點軟弱,在向齊國讓步,殊不知,這「讓步」裡面卻大有文章,表面上的退步其實換取的是更大的進步。

有進有退,能屈能伸,這是成功的必要條件。那種一往無前、有進無退的人僅僅是村夫莽漢,表面上英勇,實則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