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藝術創意

文/林一平 |2020.02.04
2656觀看次
字級
作者模仿林之助〈富有柿〉。原畫 創作於1993年,為紙本膠彩,縱38cm,橫45cm。

文/林一平

今日教育常常強調培養創意的重要。只是,創意無法完全以正常上課方式學到,必需以生命的歷練,才能不斷提升,尤其是藝術素養。《將太的壽司》中老師傅說,老師的創意只能偷,不能學;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先生(1917-2008)也曾經點出台灣學生的缺點。他說,學生的見識不廣,只能模仿老師,無法創新,成就會被限制,無法超越前人。

林之助先生曾贈送我父親一本他的畫冊。我於1998年看到了這本畫冊,就模仿作畫當中一幅〈富有柿〉(如右圖)。

他自幼留學日本,在武藏野的帝國美術學校學習日本畫五年,畢業後拜入兒玉希望(1898-1971)門下,學習承繼唐宋北宗金碧重彩的東洋畫。兒玉氏用筆纖細,色彩變化細膩,擅長描寫自然風景中的花鳥、動物,重視亮麗的畫面效果與季節的氣氛。

林之助於1940年入選帝展的〈朝涼〉(日文名〈朝顏〉)畫牽牛花棚下,一少女與一對母子綿羊,明顯地展現他追隨其師之作風,作畫的節奏異常明亮。返台後,畫面逐漸將生活經驗簡略化,描寫其夫人與長女戶外納涼的〈母子〉(1942)與外出買花的〈好日〉(1943)均獲府展特選。

林之助也精通踢躂舞,曾到大塚電影院表演,風靡了東京上野美術館的女職員,偷偷讓他進入美術館欣賞名畫。他的經歷多采多姿,這或許就是他創意的泉源吧。

戰後林之助在台灣提倡膠彩畫,其材料係以礦石顏料與膠混合而成。林之助調色豔麗而脫俗,他的畫作也因此令我愛不釋手。其實他提倡膠彩畫的路程極為坎坷。國民政府丟掉大陸,一群逃難來台的大陸南派畫家,認為以墨混顏料的墨彩畫才是「國畫」,而師承唐宋北宗的膠彩畫則被視為日本畫,林之助因此備受壓制。

在創意培養方面,他很了解台灣學生填鴨式教育的通病,他對學生說:「要放棄原來的模式,才會有所超越。」不過,林之助的藝術境界實在太高,他的學生似乎未曾超越他的成就。

藝術創意的提升,除了本身的天賦,和終身學習態度都很有關係。在人生歷練的過程會改變個人的品味,增進創作能力,例如林之助因為膠彩畫受排擠,卻也激發出將之發揚光大的毅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