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共餐 碇內里民吃出健康 李祖翔 |2020.02.01 語音朗讀 36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接近中午時,邱玫萍(左二)與義工都在廚房分菜,準備素食共餐的服務,右二為林煌輝。圖╱記者李祖翔 里民會堂成了關懷據點,不只素食共餐,還有各樣才藝班。圖╱邱玫萍提供 關懷據點提供的素食午餐。圖╱邱玫萍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基隆市碇內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煌輝和執行長邱玫萍夫婦,用心經營關懷據點,主打「不限年齡層的素食共餐」。短短四年,里民不只習慣無肉飲食,更吃出健康人生。鄰近的社區,也慕名來訪取經,希望他們協助打造一樣的社區據點。 碇內社區的里民會堂四年前閒置,剛上任的林煌輝在鄰里提議下,將空間改造成關懷據點。來用餐的都知道,據點的菜單是邱玫萍精心規畫,再請社區主廚丁添軍料理的健康美味。 邱玫萍說,剛開始有九成里民不願吃素,提議夫婦加一點肉,但現在每個人都已習慣不吃肉。 他們夫婦堅持供餐要含五種色彩,如添加紫米的薑黃飯、紅蘿蔔炒蛋、白菜炒木耳、香菇炒刺瓜,配上白蘿蔔、紅棗及金珍菇熬煮的藥膳湯,還有香蕉、柳橙等飯後水果,開胃又少油、鹽、糖,依然香氣十足、入口滑順而不膩。 五行餐、藥膳湯加水果每餐只收三十元,中低收入戶十元,若步行緩慢的長輩願意出門用餐則免費。他們說,收錢是為了給食用者尊嚴,收入都會回到社區活動上。 五種色彩供餐 少調味香氣足 不少長輩被他們照顧得愈來愈健康,一位八旬奶奶只花了半年就好轉,開心地說:「吃素對身體沒有負擔,主要是煮得很好吃。」 不只主廚烹調經驗老到,林煌輝也是蔬食精緻料理餐廳「群賢閣」的老闆,能隨時成為社區關懷據點的後盾。儘管做素食賺不了錢,林煌輝還是認為服務大眾的事就該做,何況吃素對身體好,共餐更好。這個據點老、中、青到孩子都參與,甚至其他里民都來者不拒,他說:「這樣才有一家人的感覺啊。」 有對母女常跨區搭車到碇內社區的關懷據點,用餐完依然待在座位上,她們是要等著上烘焙課。因為邱玫萍不斷改進據點的健康課程,從周一到周五、早上到下午都有節目,如延緩高齡運動班、桌遊、老歌欣賞、魔術表演、烏克麗麗班,到社區培力班、社區電影院和社區防災訓練,不只讓長輩聽音樂,還安排蔡琴、費玉清等演唱會影片欣賞,營造長輩共同的話題,也常邀資深藝人與長輩同樂。而且吃素和定期上課後,那位母親的失智症狀穩定,也比過去多了笑容。 學佛發心服務 忙得充實快樂 夫妻倆為社區付出,每周一、二、四、五在里民會堂發起素食共餐,周三由夫婦創辦的佛堂供應素食;去年十月,在台北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里長方荷生輔導下,他們與基隆市議員林旻勳攜手打造了「微型食物銀行惜食平台」,並開放有需求的民眾領取新鮮麵包;周二、五還發放物資給暖暖地區的邊緣戶與低收家庭。 常有感恩的里民送上祝福,一位從小看著林煌輝長大的白髮婆婆就祝他們早生貴子,但邱玫萍總覺得自己做得太少;林煌輝也認為碇內社區的長輩年齡較高,需要更多關照,「有沒有孩子,就隨緣吧。」聽他們這樣說,婆婆很感動。 有人問邱玫萍:「妳這麼年輕,為什麼能無欲無求、無私奉獻?」她說,信仰是人生態度轉變的關鍵。以前她不愛讀書,連電腦都不學,畢業後北上創業、開服飾店,學佛吃素後,發心服務,當了執行長,每天要備餐、排課、做文書、提企畫,甚至在佛堂當講師,勸人向善,連假日都陪里民、親子健走,日前還辦理孔廟讀經活動,「我慢慢體會正向目標的重要,年輕時茫茫渺渺的過日子,反而沒有現在充實和快樂。」雖然公益事業累人,但只要人們有需要,她和先生會一直服務下去。 前一篇文章 藝術家洗鐵椅 嘉義公園最美風景 下一篇文章 在地食材製彩虹麵 解決農產過剩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 住星際旅館 神遊外太空海上機器人 乘風破浪收海廢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