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外交的本質,就是利字當頭,什麼兩國情誼、國際道德標準,都如同「國王的新衣」,虛假偽善,而維繫的基礎脆弱得不堪一擊,經不起任何考驗,就像彩色的泡泡,一戳即破。
外傳太平洋島國諾魯,日前關閉駐北京大使館,使建交剛滿週年的「中」諾關係產生裂痕,據說生變的原因是,諾魯需索無度,中共與其建交時承諾的上億金援也沒有兌現,諾魯在多次遭拒後見風使舵,轉而欲與我國重修舊好,當然醉翁之意,是希望我國能提供比中共更多的金援。
回想去年七月,諾魯與中共建交,而結束與我國長達廿二年的外交關係,我國外交部雖多方努力,但徒勞無功,原因就是中共開出「巨額支票」,願協助該國解決財政困頓。當時我外交部以極其嚴重的口吻怒斥諾魯是見錢眼開、短視和現實的國家,並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和應有的國格,先行宣佈與諾魯斷交,掙回了一些顏面。
中共雖挖角成功,但好景不長,當床頭金盡,也就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今日諾魯再與北京斷交一點也不足為奇。如此機會主義、拿外交當「削凱子」的國家,明智之舉就是不要也罷。況且目前諾魯財政惡化之極,政府瀕臨破產,甚至與聯合國的關係都難以維繫,這樣的國家只會成為「燙手的山芋」,兩岸如果還認不清本質,還以金錢為誘餌,爭來爭去,慷國家之慨去填無底洞,最後也不過是維持「情人關係」的邦交而已。
兩岸長久以來在外交上相互較勁,中共對我國際空間又極盡打壓之能事,凡與我國有邦交關係的國家,都是中共極力挖角的對象。在這種「惡性競爭」下,很多名不見經傳、小到微不足道的島國,成為兩岸外交競賽下的搶手貨,行情水漲船高。這些勢利的國家正是看中這一點,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誰開的價碼高就跟誰建交,將國際關係準則拋之腦後。
區區彈丸小國,把兩岸當「凱子」,今天建交,明天斷交,頻鬧國際笑話,而最終結果是兩岸兩敗俱傷,都是輸家,真是令人感到諷刺和悲哀。希望這一次我國外交部能謹守立場,不再拿外交當兒戲,大聲對諾魯說「不」,不要以為機會來了而沾沾自喜,畢竟「危邦不入,貪邦不交」是起碼的外交底限。
稻草人(台北/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