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河堤專供行人使用。圖/曾依璇
文/曾依璇
塞納河是法國巴黎歷史的重要場景,也是一種有形疆界,以河為分野,北邊是右岸,有很多行政機關;南邊是左岸,以知識份子、出版商和藝術家聚集地聞名。
但如今,這種劃分已無太大意義,因為整個巴黎市房價都很高,部分行政機關刻意移往左岸,富人也不一定住在市中心,而是逐漸移居到環境更好的近郊。
巴黎人相當親水,多虧市府規畫,塞納河兩岸河堤不行車,完全供行人使用,可以慢跑、舉辦戶外展覽、野餐,還有船酒吧、船餐廳、兒童遊戲區,夏天還有限定「巴黎沙灘」,從海邊運來真正的沙子鋪在河岸,讓無法遠行度假的巴黎人也能穿泳裝躺在沙上做日光浴。
巴黎市府目前的目標是在2024年巴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前,把河水治理到能夠游泳的程度。現在的河水雖然不臭,但含菌數尚未達到安全標準。
塞納河至今保留航行功能,停泊兩岸的船屋主人可以收起纜繩,駛到別的地方度假,貨船往來也很頻繁,更不用說一年四季都滿載遊客的觀光船。
塞納河上在巴黎現存最早的橋是新橋(Pont Neuf),是在1578年由國王查理三世(Henri III)下令建造,時至今日,塞納河在巴黎市內共有37座橋。
塞納河除了遊賞和航行外,還有一項功能是調節水量,巴黎近年正戰戰兢兢為百年大汛做準備。
過去,塞納河約每百年會氾濫一次,上次是在1910年。近年已有幾次河水水位因大雨而暴漲,連河邊的羅浮宮都把部分文物從地下室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