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本書,無論是小說、傳記還是專業書籍,都能讓人開拓不同視野與思惟方式。圖/123RF
寫作可以使人保持內心的寧靜,寫作是與心靈的對話,經常書寫的人,內心一定不會孤獨。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所謂寫作,並非作家的專利,一般人都可以試著寫出內心真實的情感。寫作是有益身心的好事,能引發思考,讓大腦愈來愈靈活,文章愈寫愈精采,對生活的體悟也更深刻。寫作目的在於記錄所想所思,喜歡寫作的人,通常都熱愛生活,用心觀察週遭的人、事、物。這也是一種修身養性,寫作的過程會讓人內心變得充實,遠離焦躁,生活也會變得豐富。
有什麼具體好處
由於寫作之前得先查閱許多資料,整理成架構嚴謹、邏輯通順的文字,在過程中自然而然能吸收到很多知識,而且還得融會貫通,才有辦法完成一篇文章,所以閱讀能力也就顯著提升了。在寫作的過程中,人們通常會回顧生命經歷,同樣一件事情,隨著年歲增長,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會增進對自己的了解。
寫作也有療癒作用,當心情鬱悶,無人可傾訴的時候,把書寫當成抒發管道,不用擔心打擾到任何人,也無需忌諱他人的眼光。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會寫文章,大部分是練出來的。寫作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人生的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留存一份美好的回憶。
寫作可以使人保持內心的寧靜,寫作是與心靈的對話,經常書寫的人,內心一定不會孤獨。寫作還能帶來感動,豐富的文字能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寫作是個人思想和情感的真實反映,記錄生命中的點點滴滴,寫出人生精采篇章,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能提高自我意識
據研究顯示,每天只需10分鐘練習正向書寫,就可以減輕焦慮並提高生活滿意度。以下3種類型的寫作可以提高自我意識,進而改善心理健康。
1.表達性寫作(Expressive Writing):經常用於身心療癒方面,寫下生活壓力事件中相關的想法和感受,能夠幫助處理情感上的困境。臨床研究指出,表達性寫作可以增強自我意識,減少抑鬱症狀、焦慮想法及情緒壓力。
2.反思性寫作(Reflective Writing):常用於專業領域,人們可以透過這種方式,明確評估其信念和行動,以促進學習和發展。反思性寫作需要向自己發問,並始終保持開放、好奇和分析的心態,從自身的經驗和互動學習,從而提高自我意識,改善工作績效,是心理健康的關鍵指標。
3.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詩歌、短篇故事、中短篇小說等都可以寫成創意形式。創意寫作通常融入想像或記憶,並使用圖像和隱喻等文學手法來傳達意義。創意寫作提供探索思想、感受、想法及信念的方式,人們可以運用恰當的字詞、隱喻和圖像,傳達試圖想要表述的內容。這種創意的書寫可以提高自我意識和自我肯定,增進內心充實與自信。
讓生活快樂幸福
根據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愛麗絲‧弗萊厄蒂(Alice Flaherty)博士的研究,寫作可能會觸發多巴胺的釋放,就像聽音樂或欣賞藝術等能促進多巴胺一樣。透過寫作,可能會獲得一些相同的治療效果,同時也能獲得幸福感。透過在紙上表達想法和情緒,還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困難的經歷,減少負面情緒,幫助自己以正能量面對一切。
研究顯示,每周花時間寫下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人,會對自己的現狀與未來更加積極主動,也更有動力。人們會不自覺地沉浸在錯誤或不如意的事情中,透過寫下美好事物來反思自己的感激之情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練習感恩可以增強同理心,促進和諧,改善整體心理健康,而書寫是實踐感恩的絕佳工具。
事實證明,經常寫作能幫助人們更清楚地表達複雜的想法。有時候,在腦中想好的事情很難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那麼書寫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練習將雜亂的想法轉換成讓人可以理解的文字。因此,寫作不僅是記錄資訊的手段,也是釐清和重整思想的有力工具,其本質都是在訓練大腦進行更有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