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呼吸練習納入日常生活中,是維護身心健康有效的方式之一。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壓力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塞車,或是陷入焦慮的思考模式,身體的壓力反應都會自然啟動,例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但這種無意識會導致長期的壓力狀態,據一項壓力研究顯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影響健康和人際關係,甚至與高血壓、焦慮症等疾病有關。其實,只要在一天中安排一些緩解壓力的「呼吸法」,這些狀況就能有效改善。
研究指出,只需60秒的深呼吸就有生理放鬆反應,能抑制壓力荷爾蒙的產生,緩解壓力並恢復平靜。此外,正念冥想中的呼吸觀察練習,也被證實能改善情緒調節能力,減輕焦慮與憂鬱症狀。而腹式呼吸與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也有助於放鬆身心,進入深度睡眠。
◦專注當下呼吸
對於任何呼吸技巧新手來說,這是一項入門練習,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不做其他複雜的練習。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姿勢如何,都可以進行延長和深化呼吸。同時,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氣習感覺上,感受胸腔的擴張和收縮,隨著空氣從鼻子吸入,流經喉嚨,進入肺部,以及呼出的路徑。如果思緒遊離,就把它拉回到呼吸上,讓呼吸總是在當下進行。
◦4階段呼吸法
這個練習名稱很貼切,因為每次呼吸有4個階段(吸氣、停頓、呼氣、停頓),是以均勻的次數進行。你可以用不同的呼吸時間來練習,數到4是常使用的呼吸方式,但如果覺得將呼吸延長數到5或6也沒問題,都可以嘗試。這項呼吸的規律是吸氣,數到4;暫停,屏住呼吸,數到4;吐氣,數到4;暫停,不呼吸,數到4。
◦478呼吸法
這項呼吸練習是一種放鬆的瑜珈式技巧,由美國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l)博士所推廣。與其他呼吸練習一樣,遵循特定的模式,4-7-8 呼吸法的3個數字代表呼吸的3個步驟,這3個步驟的秒數不同,練習時,吸氣4秒,屏住呼吸7秒,然後呼氣8秒。
◦交替鼻孔呼吸
交替鼻孔呼吸也是一種瑜珈呼吸方式,據研究顯示有助於緩解焦慮。練習時,請舒服地坐著,將左手放在腿上,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開始交替鼻孔呼吸練習,將右手中間的3根手指向下彎曲,大拇指和小指保持伸展。
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用左鼻孔以適合的速度緩緩吸氣,然後用小指堵住左鼻孔,將大拇指從右鼻孔移開後呼氣。再用小指堵住左鼻孔,並從右鼻孔吸氣,然後再按著右鼻孔,透過左鼻孔呼氣。以上為一輪兩次呼吸,一開始可嘗試5輪,依需要可以逐漸增加。
◦腹式呼吸練習
以坐姿或躺姿,將一隻手放在胸部,另一隻手放在腹部。緩慢地透過鼻子吸氣,讓腹部上升;再緩慢地透過口呼氣,讓腹部下降。每次吸氣與呼氣約持續5秒,重複進行。此練習有助於降低心跳頻率,減少焦慮與緊張感,提升情緒穩定性。
◦正念冥想呼吸
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觀察每次吸氣與呼氣的感覺,當覺察到注意力分散時,再將它帶回呼吸上。此練習有助於提高自我覺察,減少焦慮與憂鬱症狀,並增強情緒調節能力。
呼吸不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調節身心健康的重要工具。透過有意識的呼吸練習,可以有效地管理壓力,改善情緒,提升睡眠品質。將呼吸練習納入日常生活中,是維護身心健康有效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