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田
老家門前原本有一個小池塘,後來填平變成菜園。幾年前,媽媽決定捐出來作為社區公園。
當時媽媽要捐地,家族裡還有些反對的聲音,直到公園落成使用後,家人才不得不佩服她的睿智與先見之明。套句時下最夯的流行語,真的是「地捐出,人進來」,皆大歡喜。
公園雖然面積不大,但設計得美觀雅緻,栽種的花草樹木欣欣向榮且井然有序,而公園裡的小涼亭更是鄉親們談心的好地方,每日造訪者絡繹不絕。
由於公園用地是媽媽捐的,而且就在家門前,所以自從落成啟用後,媽媽就成了社區公園的「園長」,接待來訪的鄉親,成了媽媽每日的例行工作。
為了善盡「園長」的職責,媽媽每日忙得不可開交,不但要清掃環境、準備茶水,偶爾還會提供各種茶點。左鄰右舍有時也會拿來各式各樣的水果,吃不完還可以帶回家,大家都笑說,真是「有食閣有掠」。
媽媽是一位認真又盡職的「園長」,不但提供食品,還負責「陪談」,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有人來,媽媽都很樂意陪著天南地北地聊,大家也因此就愈來愈喜歡到公園找媽媽聊天。
媽媽是淳樸的鄉下人,原本捐地蓋公園是想造福社區,想不到卻因此天天有人陪,自己反而成了最大受益人。古人說「財散人聚」,媽媽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不但自己過得開心歡喜,我們也深感放心又欣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