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張志宏(左2)與公益大使四分衛樂團、張東山阿公(左4)等紀錄片主角一起呼籲翻轉老年的負面印象。圖╱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老了還能做什麼?《不老超級任務──爺奶攻蛋全紀錄》導演張志宏說:「人生若有新目標,什麼都能做。」
張志宏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拍攝「仙角百老匯7」紀錄片,主角是9個社區發展協會的阿公阿嬤,呈現他們登上台北小巨蛋演出前180天的歷程,而其中81歲張東山阿公的故事最能傳達活動的可貴。
張東山家住屏東,務農,與太太結褵一生相敬如賓,「只要發現太太在冷戰,立刻偃旗息鼓,不讓事態嚴重下去。」他們相處融洽直至白首,但是3年前,他從田裡返家看到太太倒在菜園,送醫2天依然回天乏術,霎時覺得天崩了。
「我才離開她1小時,怎麼就出事了……」沒有見到太太最後一面也來不及說好多心裡話,他日日以淚洗面,聽到家人說有夢到太太,心裡更不是滋味,難過的說:「為什麼不託夢給我?我好想問她過得好不好?」
跟他拚了吧 人生要瀟灑
重情的張東山本想跟著太太一起走,卻怕兒孫擔心,忍著悲傷、勉強自己到社區發展協會參加活動來轉移注意力,沒想到社區報名「仙角百老匯7」的徵選有著落,從52個報名隊伍中脫穎而出,得知「他也要登台」的消息,要振作的鬥志熊熊燃起。
張東山說,一輩子沒想過要到台北表演,更沒跳過舞,出發前還上香給太太,要她跟著自己一起去看看。從彩排、演出到謝幕,他的興奮持續好長一段時間,離開時還在車上頻揮手,跟大夥道別,隔天兒子更帶著喜悅未褪的他,參觀太太生前最想看的101大樓。
日前張東山出席紀錄片首映會,特別用小巨蛋的舞蹈祝觀眾「健康、平安、幸福和喜歡」,他的言語有些跳躍,卻更突顯質樸的農民特色。他感慨,現在雖是一個人生活,心境已大不同,能漾起笑容,叮嚀觀眾:「一日三笑人不老,活到老要學到老。」
當登上小巨蛋不是年輕人的專利,每個有幸參與演出的長輩都幸福到難以言喻,覺得人生不虛此行了,一位67歲罹癌的阿公決定綻放人生最後的火花,說:「這或許是最後一次演出,我會好好演的。」上台讓他忘了歲數,生命最後多了一分瀟灑,心情更如紀錄片主曲的名稱《跟他拚了吧》。
一名患有輕度憂鬱、曾想跳海輕生的奶奶,想起團隊要登小巨蛋演出,少了一個人不知道會不會增加麻煩?默默走了回來;80多歲的阿嬤抱怨年輕人的節奏太快,她跳不來,計畫著站到隊伍最後面,要混水摸魚,但跳著跳著自信就有了......長輩們一次比一次進步,從打鼓打到睡著到能練完一首曲子,且為了表演勤奮復健,讓拍攝團隊看了都好感動。
記錄生活 展現老年美好
張志宏說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挑戰是從北拍到南,地域拉得很廣,也因此讓他看見台灣各地老年生活的樣貌,感受到人老了也有需求、有享受冒險和挑戰的可能,還說:「從童養媳到中風後住安養院,聽著長輩說日子的刻苦,我心很酸;好幾次他們拿衛生紙給我擦,問我好端端怎麼哭了,這應該是我淚流最多的一部片。」不過紀錄片不走悲情風,而是阿公阿嬤的可愛,如練舞時學老師拉胸口吊帶,把衣服拉得像木蘭飛彈,老師翻白眼說:「這樣不好看。」所有人笑翻了,還有一個部落,平時長輩都愛開玩笑,練舞時個個神情嚴肅,老師問怎麼了?他們說:「很認真!」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說,仙角百老匯的觀眾幾乎是鐵粉,每年萬人湧進小巨蛋,連國際高齡研究學者都來取經,「而我們拍紀錄片,是為了扭轉老的印象,老應該是美好的事情。」她歡迎各單位申請公播。
紀錄片最後寫道:「人生是一個舞台,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光采」,不少欣賞完的觀眾意猶未盡,希望將來的自己也能和主角一樣發光發熱,還表示仙角百老匯只看一次真的不夠!邀請大家用10張發票換1張11月2日「仙角百老匯8」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