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亡者安心 效法菩薩助弱勢 李祖翔 |2019.11.05 語音朗讀 27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建和的女兒受爸爸影響,主動照顧生病的阿嬤。 圖/陳建和提供 陳建和因信仰投入殯葬業。 圖/記者李祖翔 陳建和(右起)會帶員工許雪娥、吳哲豪、葉宇紋去拜訪弱勢家庭。 圖/陳建和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看盡人間疾苦,愈懂珍惜。」從事殯葬的陳建和,對生命有一番體悟,不只勸人吃素、念佛,還為清寒弱勢料理後事,為了每個月的愛心捐贈,公司甚至堆了70箱營養品,從獲得好人好事表揚到服務鄉里18個年頭,依然熱情不減,謹記老師對他的勉勵:「勇者無懼,做你該做的。」 陳建和投入殯葬與信仰息息相關,30年前他感念曉雲法師興學義舉,到華梵大學哲學系就讀,畢業後就留在董事會服務,那時他才26歲,年輕氣盛卻有著獨特的志向:想學佛!珍惜與法師相處的時光,尤其與老師一起賞梅的師生照,更是他珍藏的至寶。 1999年母親生病,因而百般不捨地辭去職務,並寫信向曉雲法師致歉,法師回信:「理所如此,無法留您,希雙親健好,有事仍來幫忙。」這份書信也留存至今。2001年他對未來迷惘,請示夢參老和尚及曉雲法師,做佛教禮儀的工作好嗎?老和尚說:「如法,如世間法,依法去做,可。」法師則說:「來者不求,去者不留,獨來獨往好修行;因好事成群,可。」便於基隆創辦了蓮友企業社,同時成立幫助弱勢的愛心社。 案主困境 殯葬長養悲心 為弱勢辦後事,陳建和才發現困苦人家「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的寫照,一名婦人為了照顧癌末的弟弟,60歲了還在賺辛苦錢,一次返家昏倒就走了,公司還沒有給她勞健保,告別式上弟弟沒有出現,結束後親戚才接獲弟弟暈倒在馬路上的通知,可憐的是,當下沒有一個親人知道他出事了。令他印象深的還有一個放棄學業、打工養活10歲弟弟的案主,媽媽告別式的那天正好是爸爸的對年,一夕之間成了孤兒,而案主才19歲。 「每個案子遇到的情形都不一樣。」陳建和說,有人房子小,只能一起坐在9人小巴上助念;有人年輕時拋家棄子,亡故後家屬不願出面辦後事,公司必須查到他們的住址,取得委託書才能接手;沒有家屬的案子,一般由老闆和員工自兼孝男,員工吳哲豪就常常擔任捧斗的角色,他說,每次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 公司行政葉宇紋每個月至少跟老闆去弱勢家庭拜訪一次,6年訪了百次,她難忘的是一個30多歲有身心障礙的案主,他與生病的媽媽、90歲的阿嬤共住在不到5坪的鐵皮屋,室內僅一盞照明燈,是真正的家徒四壁,「看到他們,我就常想,家裡和公司還有哪些物資可以捐。」她說自己從沒想過,在殯葬業能長養慈悲心。 助人感恩知足 珍惜因緣 愛心社有一疊檔案,是他們為受助家庭做的紀錄,除了註明捐贈的原由,也供未來評估更多補助作參考。翻開紀錄,赫然是一幅幅最真實的人間百態:19歲的魏小妹,腦麻、臥病在床,靠氧氣製造機維生,父母心力交瘁;56歲余先生患舌癌,無力工作,2段婚姻都以悲劇收場,兒子打臨工亦三餐不濟,只能靠借錢度日;58歲蔡小姐,洗腎10年,昏倒後中風,出現急性敗血症,好不容易出院肝肺又有膿,買不起營養品;82歲莊阿公肺癌,因子女眾多無法申請低收,但照顧他的只有一個未成年幼子......陳建和感慨,有人年紀輕輕,一昏倒就成了植物人,或生了3個罕病兒,1個已癱瘓,這些境遇給他的最大感觸,是人生態度大轉變,從此感恩、知足,更懂得把握因緣。 許多人受陳建和影響而心生善念,員工陳志強說,公司以佛教禮儀為主,沒有禁忌,心也就無所畏懼,做得很自在,當他看到這麼多人需要幫助,也決定盡心盡力的服務,家屬和案主在他身上都感受到那份真誠與體貼;為人助念30年的許雪娥,除了認真念佛,還發願送每位亡者3部經文結緣;陳建和的8歲女兒從小吃素,更主動餵生病的阿嬤吃飯。 「我就想追求一個真。」陳建和說,創業從無到有很辛苦,工作之餘又親力親為的做愛心,都是為了一睹社會最真實的面貌,像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他有個理念,是效法菩薩宏願,「人人聽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但真的去做的有多少?身為佛弟子,我敢說我願意。」他們的身影走遍基隆和四腳亭、金山、萬里,宗教團體、里長、區公所、醫院社工和家扶、創世等機構是他們廣結善緣的貴人,讓案主健康、破涕為笑是最大的鼓舞,為亡者安心則是使命。 前一篇文章 【銀髮紀錄片】 閃耀長者光采 下一篇文章 手工皂熱銷 憨兒受肯定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