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 給尼國貧童一個未來 李祖翔 |2019.10.16 語音朗讀 24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雪巴育幼院的孩子在床上寫功課。圖/環宇基金會提供 災童入住育幼院後個個笑容滿面。圖/環宇基金會提供 詹喬愉(前)帶院童玩老鷹抓小雞遊戲,讓院外乞討的女孩好羨慕,把錢還給院長,問能不能一起玩。圖/環宇基金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記得童年的夢想嗎?」尼泊爾有群孩子為夢想堅持,七歲的Pasang要努力讀書成為飛行員,十二歲Sanam要當醫生,十四歲Lhamu要當老師,十六歲Asmita要當助人的社工……他們來自夢想集散地,一所台灣人為災童創立的「雪巴育幼院」。 二○一五年尼泊爾大地震,雪巴村落全毀,倖存者難過地對孩子說:「這裡找不到你的人生了,去首都加德滿都吧。」但誰會對弱勢孩童伸援手?這時由台灣人打造的貧童樂園出現了。 育幼院位在加德滿都邊緣,助孩童上學及衣食無虞,創辦育幼院的基金會表示,雖然山上孩子不適應城市,使用廁所、刷牙都要學,課本看不懂,但都明白不學就沒未來。五年過去,十八個孩子中的十二人取得優異學業成績,十四人跳級成功。為犒賞他們,育幼院每月煮一次豪華大餐,「就是台灣人天天都能吃到的餃子」。 不忍再拒絕苦孩子 將擴建夢想空間 如今孩子長大,三十坪空間太擁擠,二到三人共用一床,院方無奈常得拒絕孩子入住,有對孤兒姐妹,生活、教育費要自己賺,整天只吃三個小甜甜圈,「但我們的空間已不敷使用,只能比照院童生活水準,提供每人每月兩千元台幣,照顧生活與食宿到高中畢業」。 基金會立誓擴院,為順利募款,基金會人員上月帶義工楊美枝、洪選威和愛心大使詹喬愉到尼泊爾,將孩子受助後的轉變分享出去。 詹喬愉是台灣登頂聖母峰的女性第二人,每次登喜馬拉雅山都請雪巴人當嚮導,卻未到過他們居住地,此行才知山上都住帳篷,品質竟比登山用的差。拜訪一個個家庭後,她感慨「窮不是最可怕,可怕的是一代代都沒有受教機會」,住貧民窟的Nima讓她印象最深,雖在基金會資助下讀得起醫學院,但學生常得官員同意才有上課可能。 為玩老鷹抓小雞 女孩舉動讓人心疼 楊美枝在雪巴演講,講到地震,孩子都偷抹眼淚,因為親人與房子都一夕消失,「很多孩子說,下雨老師就不上課,但他們想上課,想學外語,快些改變命運」。相比當地一般育幼院孩子十年才能返家一次,雪巴育幼院更人道,每年可返家一次,讓孩子沒有被父母遺棄的感覺。她難忘有個衣著襤褸的女孩在育幼院門口討錢,拿到錢卻還給院長,問:「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嗎?」並望向在玩「老鷹抓小雞」的院童,原來對當地孩子而言,玩和讀書都可遇不可求。 洪選威訝異孩子很有禮貌,雖語言不通,參訪寺廟時七歲男童主動勾他的手當導覽,甚至把剛學會做的吊飾綁在大哥哥手上;當洪選威用橡皮筋勾出星星圖案,孩子們震撼不已,圍住他要學,他說:「我好感動,學好的人轉身就去教其他孩子,『與人分享』的教育在他們身上落實了。」 義工都感受到育幼院注重孩子品德的苦心,那裡的大孩子會照顧小孩子,吃飯排隊禮讓小小孩,客人來時主動奉茶、幫忙穿拖鞋直到合腳,好品格有目共睹,也深信他們能改變命運。 基金會已買一塊地,預計作為育幼院、青年旅社、學習平台和供台灣學生海外實習等用途,本月初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逢甲建築協會簽署合作,將共同興建雪巴育幼院。 前一篇文章 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 16年來首刷新 下一篇文章 快拿出10元硬幣 找找隱藏文字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10葡萄牙纜車脫軌 至少15死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柯文哲交保控冤獄抄家 北檢將提抗告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日本首相 石破茂請辭五感畫山林 捕捉瞬間美景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