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zza上看似葷食的食材,是用大豆纖維、卡德蘭膠質所製作。圖/張睿杰
記者張睿杰/採訪報導
台灣近年來異國餐廳崛起,讓想吃世界各地美食有非常多選擇,但是想吃純素的異國料理就不容易。隱身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33號的有哆創意蔬食洋食館,不但餐點豐富,所有食物都是「素的」,令蔬食愛好者眼睛為之一亮。
料理重風味 素食口感費心思
從小就吃素的佛教徒、女老闆Maggie說,她和丈夫喜歡自助旅行,到國外許多美味餐點都想吃,無奈就是以葷食居多,心想這些美食如果是素的該有多好,不如自己開一家,就這樣催生哆創意蔬食洋食館。
她說,開店首要克服的是風味和口感,不管異國或義式首重配料搭配,如果料理以素的方式呈現困難度相對增高,而且主廚專長不一定會做蔬食,必須經溝通讓廚師認同素食理念,再長期尋找地中海植物性香料,經過提煉開發所需調味,不斷試菜後才開發出多道讓顧客譽為「驚豔」的料理。
圖說:多樣化素的義大利麵,調味開發主廚也費心不少。
圖/張睿杰
顧客睜大眼 不信餐點是素食
Maggie說,開店初期最常遇到上菜後很多顧客看著餐盤上的食物歪著頭張大眼問:「說這些東西是素的嗎?」她會解釋,看起來像葷食的食材,是用大豆纖維、卡德蘭膠質所精心製作,可以安心食用別擔心。
就這樣口耳相傳,大家開始知道有哆的各式Pizza、義大利麵、燉飯、點心都是素的,原本忙於解釋的Maggie也輕鬆不少,看著桌上豐富的餐點,如果沒人說也不會知道這些義式美食是「素的。」
有哆的菜單分「全素、奶素」兩種,讓顧客有更多選擇,在環保愛地球的理念下,Maggie說,未來目標是開發更多無奶商品,希望對地球能動物有更多回饋。
圖說:Pizza種類眾多,看似葷食的食材是用大豆纖維、卡德蘭膠質所製作。圖/張睿杰
護生長養慈悲心 推廣素食初衷
Maggie表示,近幾年環保意識抬頭,大家開始知道蔬食素食對身心的重要性,其實吃素不但是護生更能長養慈悲心,她希望藉由推廣素食,讓大眾加入環保愛地球、護生長養慈悲心的行列。
Maggie說,有哆在非用餐時間也有精緻下午茶,讓餓肚子的消費者不會撲空。店內最特別的是一進門就是麵包、西點區,這些是由卡帛素食烘焙所製作,這樣的組合除了讓顧客選多樣化,更多的是讓大家看見共生的理念。
圖說:視覺系鬆餅,深受下午茶民眾喜歡。
圖/張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