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上周提出長照改採保險制的政見,衛福部長陳時中立即抨擊保險制的種種不是,甚至表示願意當面辯論。未料,財政部稍後在書面報告指出目前的稅收制無法因應長照需求的持續成長,且違反財政紀律法,建議衛福部評估長照保險制的可行性。陳部長遭到財政部打臉,不得不改口說個人並不排斥保險制,但是否實施仍需進一步討論。
財政紀律法規定,各級政府及立法機關制(訂)定或修正法律、法規或自治法規時,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或將政府既有收入以成立基金方式限定專款專用。可見顯然蔡政府的長照2.0政策,當初決定用稅收制,也就是依據長照服務法而以遺贈稅、菸稅的加稅部分,及房地合一稅作為指定的財源,已違反財政紀律法的規範。
何況靠遺贈稅和菸稅等機會稅來支應支出快速成長的長照2.0,無異是「以短支長」,就是靠不穩定的稅收根本不足以因應快速增加的長照負擔和壓力。尤其衛福部更陷於人格分裂,基於健康主管機關的立場,希望民眾少抽菸;卻又希望民眾多抽菸,以貢獻菸稅來支持長照。也難怪菸稅大增之後,造成部分基層民眾強烈反彈,影響到去年的九合一選舉結果,蔡總統還因而致電台酒公司,建議生產低價菸來平息民怨,以及總統府官員走私菸等的一連串鬧劇。衛福部長如果捫心自問所司何事,就不應如此理盲硬挺稅收制;而遭到財政部打臉,是否更應該覺得焉知非福?
長照2.0採稅收制的另一個最大問題,就是稅收不穩、不足而須「量入為出」,因此在支應民眾的長照需求方面,「涵蓋率」嚴重偏低,幾乎排除雇用外勞的家庭及住在長照機構的部分。
目前國人面臨長照問題,居家照顧最常用的就是雇用外勞,重度失能者則只好送往住宿式的機構,負擔最為沉重,卻是被排除的大多數對象;等於多數的、負擔最沉重的民眾都沒有享用到長照2.0的資源。照顧者因為不堪照顧失能失智者的負擔,在放棄工作或雇用他人照顧之間天人交戰;放棄工作衍生為經濟問題,託人照顧又於心不安,以致屢屢傳出照顧者和受照顧者同歸於盡的悲劇。
若長照2.0因採稅收制,使得斤斤計較,只能涵蓋居家、社區,而排除外勞、機構,不但涉及歧視,也無法明顯減輕民眾的長照負擔,亦即長照的財務負擔還是民眾要靠自力救濟。連帶地也使得長照的產業無法蓬勃發展,照服員的待遇也無法提升(賴前院長還拜託照服員拿低薪做功德),以致投入長照產業的比率偏低,影響長照的品質。
請衛福部參考財政部的保險制建議,因其具有稅收制所欠缺的優點,又能避免全民健保的缺點。就是由民眾單獨承擔,改為由政府、受雇者和雇主三方面共同分攤,費用只有健保的三分之一,民眾的負擔明顯減輕,照顧者不需放棄工作。保費收入不但穩定,而且較多,既可減少家庭悲劇,更可提高涵蓋率,讓雇用外勞或住宿機構者也能受到照顧,並有助於提高照服員的待遇,吸引更多專業人士的投入,帶動長照產業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