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日常】 颱風夜的感悟

文/鄭翔釗 |2019.09.26
1419觀看次
字級

文/鄭翔釗

暑假時,一家四口照例返鄉,只是這一次,卻有了與眾不同的體驗。

颱風來襲當夜,整村忽然陷入一片黑暗。原想打開窗戶繼續睡,但隨著風勢飛濺進來的水花,引得年幼的子女慌張尖叫,讓我們睡意全消。開啟手機的手電筒功能,帶著孩子往樓下移動,卻發現父母早已啟動緊急照明,正在客廳閒聊。

沒多久,女兒直嚷熱,抱怨停電的不便,母親隨即從房裡拿出幾把扇子,讓孩子搧風,我則趁機教育她要惜福、感恩。我說,現在颳著那麼大的風雨,電力公司的人員卻在外面積極搶修,只為了我們的便利。父親則跟孫兒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砲火連天、三餐不繼,沒有電,只有煤油照明,更沒有風扇與冷氣。

等待的過程中,電力時有時無,大夥索性關上客廳大燈,在黑暗中聊天。妻子生長於城市,不知離島的不便,聽我說起二十年前金門全島風災,停水、停電數周,眼睛睜得老大,完全無法想像這樣的生活。

隔天,在颱風的干擾之下,連續兩天班機取消,對外交通完全停擺,離島儼然成了「關島」。好不容易訂到機票,妻子幽幽喟嘆:「離島交通依然如此不便,住在台灣本島的民眾,是很難體會的。」

女兒這時補上一句:「對呀,好厲害!」似乎也給離島居民下了一個貼切的註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