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惠法師
「誰是親娘」這篇譬喻告訴我們:人,佛教稱之為有情眾生,換句話說人是以情來維繫彼此的關係。那麼,如何在情上判斷彼此之間的親疏關係呢?《賢愚經》裡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
有戶富有的人家,養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孩,一天忽然出現兩個女人,同時指認孩子說:「這孩子是我生的,我是孩子的親娘。」最後事情鬧到官府。兩千多年前,沒有儀器可以查驗孩子到底是誰生的,該如何來判斷呢?
判官說:「不要吵,我告訴你們,現在讓孩子站在中間,你們兩位母親分別站兩邊。等會兒我一聲令下,你們各自抓著孩子的一隻手,朝自己身邊拉,誰拉贏了,誰就是孩子的親娘,這樣我就可以判斷了。」
就在這個驗證方法下,兩位母親開始用力拉,其中一個十分用力拉扯,終於把孩子拉到身邊。判官一看,說:「噢!這樣子,我現在判定孩子屬於那個沒有用力拉的女人,她才是孩子的親娘。」
這個用力拉扯的女人,大聲抗議:「孩子跟著我,給我拉過來了,我才是他的親娘呀!」
這個有智慧的判官說道:「剛剛妳們各執著孩子的一隻手臂,在拉扯的時候,那個母親不敢使出力氣,因為怕孩子痛,她體諒孩子呀,她有這一分情,這一分心。而你呢,死命的拉,孩子喊痛,哭得那麼厲害,妳都不在意,一心只想自己贏,要把他拉過來,所以妳沒有慈母的那分慈心,你不是他的媽媽。」
因此,誰才是親娘?不是光靠儀器檢驗,或是用資料證明,最重要的,要有慈心、親情,要能真正的關懷,也就是所謂的「慈母心」。即使有文件資料證明,是孩子的母親,可是沒有一分慈悲心,不去愛護他,為他著想,又哪能算是母親呢?尤其,母子之間如果少了這分親情,也無法相處啊。
所以,父母子女除了名分或資料證明以外,更重要的,我們要重視在這當中有沒有情分,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真正愛護孩子的心,以這些條件來判斷誰才是真正的親人,這比什麼證物都重要。{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