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防鼠三不措施 外籍漁工 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

陳玲芳 |2019.08.28
118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二十多歲男性外籍漁工,八月三日出現嘔吐、腹瀉、倦怠無力等情形,因症狀未改善,八月五日二度就醫後收治住院,因出現肝、腎功能異常,由醫院通報,經檢驗確診。男子目前無不適症狀並已出院,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漁船周邊活動環境調查,加強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漢他病毒存在嚙齒類動物身上,特別是鼠類,若人類吸入或接觸帶有漢他病毒的糞便、尿液、唾液等分泌物,就可能造成感染。男子平時在漁船上生活,近期無出國史,衛生單位調查其活動地周邊環境,確實在漁船上捕獲一隻漢他病毒呈陽性的老鼠,衛生單位除加強周邊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也給予民眾衛教宣導。

蘇家彬說,統計發現,台灣帶有漢他病毒鼠隻,以錢鼠和溝鼠最多,其中溝鼠是都市常見的老鼠之一,據統計有一成五的溝鼠,帶有漢他病毒。

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症狀包括發燒、腹痛、頭痛或嘔吐等,之後會出現出血、腎功能異常,甚至導致腎衰竭,嚴重可能致死。

蘇家彬提醒,預防漢他病毒,最好方式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住宅以及餐廳、市場、食品工廠等都應加強環境清潔工作,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空間。若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配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一公升清水稀釋一百西西漂白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環境,待消毒作用三十分鐘後再行清理。

此外,國內新增一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兩歲男童,狀況穩定已出院。疾管署提醒,暑假進入尾聲,即將開學,籲請家長留意家中孩童健康情形,幼兒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防範腸病毒因幼童交叉感染而造成疫情流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