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阿虫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 2
如何去除心病?
【問】大師說過,人除了身體上的病痛之外,心理上也會有貪、瞋、計較的心病,請問大師,是否有心理諮商的方法,可以解決、去除我們的心病?
【答】《大般若經》說:「身病有四,謂風、熱、痰及諸雜病;心病亦四,謂貪、瞋、痴及慢等病。」說實在的,身體的病好治療,心病才麻煩。不過,身體是我們的,我們要認識它;心也是我們的,我們也要認識自己的心。能夠認識自己的身心,無論身病也好、心病也好,自然比較容易治療。
前面講「心病還須心藥醫」,心理的病要用心理的藥治療。我們心理的疾病諸如焦慮、恐慌、緊張、憂鬱、嫉妒、迷失、妄想、幻覺、思想偏激、顛倒錯亂、懈怠、懶惰、孤僻等。
疾病也像魔鬼一樣,在我們身體裡有很多的魔子魔孫,平時盤據在心裡,隨時伺機擾亂我們。依佛教講,八萬四千煩惱就是八萬四千種的病,而統領這些心理毛病的第一兵團就是「貪欲」,第二兵團是「瞋恚」,第三兵團是「愚痴」,第四兵團是「我慢」,第五兵團是「疑忌」,第六兵團是「邪見」。貪、瞋、痴、慢、疑、邪見,在唯識百法裡屬於六大根本煩惱。
其實,我們心裡的煩惱魔軍很多,但是真正說起來,全部的統帥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叫做「我執」。我的執著統理了貪、瞋、痴、慢、疑等魔軍。平常當我們心理健全、觀念正確、思想正當,心中充滿著慈悲智慧的時候,當然就能「降伏其心」,如《宗鏡錄》說:「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群疑網。」不過只要我們一不小心,疏於防範,就像《佛遺教經》說,心如盜賊、惡馬、狂象,只要稍一縱容,心中的盜賊、匪徒就會起來造反。
追究這許多魔兵造反的原因,都是由於知見不正確,都是因為無明。例如:你疑心猜忌,它就有機可趁;你做人傲慢、偏激、執著、自私、相信謠言、喜歡聽是非、沒有主見、不能自我肯定,就會被人牽著鼻子走,當然這些魔王、魔軍就會起來造反了。
如何治療我們的心病?只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瞋痴「三毒」是戕害我們身心最大的敵人,我把它們做了一個比喻:
心理的貪病好比是身體的胃病,害胃病是因貪吃飲食太多的緣故。
心理的瞋病好比是身體的肺病,肺病能爛壞人體內部,和瞋心能壞事一樣。
心理的痴病好比是身體的精神病,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作主,言行失常,痴病正是做錯事的一個根源。
貪瞋痴三者,分開來說,人都有自私的心理,一切都為自己著想,看到好的東西就希望歸為己有,甚至只要自己好,別人的死活存亡都跟自己無關,因此「貪心」之病自然生起。
如果我們能像蠟燭一樣,犧牲自己,照亮別人;能像朝露一樣,雖然瞬間滅亡,還是用微弱的力量去滋潤萬物生長;能像太陽的光熱一樣,無私無我的照拂大地。能夠如此歡喜的「捨」己為人,把幸福、快樂布施給人,自然就能治癒貪心之病了。
人生的另一個心病就是「瞋」。人患瞋病,是因為修養不夠,只要不愛的逆境當前,瞋心一起,朋友可以變成仇人,夫妻也會變為冤家。一念瞋心起,一切變得可憎可恨,恨不得一拳粉碎世界。但是如《中阿含經》說:「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瞋心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此時懂得「忍」,懂得世間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無你我之別,無好壞之分,有此忍的修養,瞋病就不容易生起了。
人生的第三個重大心病,就是「痴」。人患痴病,是因為迷而不覺;由於愚痴無明,所以加重貪瞋的毛病。甚至人的煩惱,人的生死輪迴,都淵源於「痴」。痴會增長邪見,邪見會造作一切罪業,會招致地獄、餓鬼、畜生的苦報。如果有一點覺悟的心,知道自己有一個大智覺海,就不會讓愚痴的黑風無端掀起驚濤駭浪了。(待續)
【延伸閱讀】
心病難醫
人生,真是百病纏身。身體上的病,從醫院裡所謂的內科、外科、骨科、精神科、心臟科、泌尿科等各科的名稱可知,老病死的毛病實在繁多。此外,心理上還有貪瞋疑嫉、愚痴煩惱等毛病。
身體上的疾病,即使是過去視為絕症的癌症、肺癆、敗血病等,以現代醫學的進步,醫生還是有辦法治療;然而心裡的欲望瞋恨、憂悲苦惱,就比較難以療治了。
現在的心理醫師、宗教法語,對於心理病患還是能透過心理諮商,對他們提供有效的幫助。但是,人的各種疾病當中,最難醫治的就是吾人的我執、無明、精神妄想等毛病,這些心病中的心病,即使是華佗再世,恐怕也會有「束手無策」之感。例如,歷史上的「杯弓蛇影」,這就是一種疑心病;又如「百日升天」,這就是一種妄想病,這些疾病都不是一般的醫藥所能治療的了。
有一則笑話說:一位患有神經質的病人,總是疑心他的肚子裡有一隻貓在做窩,真是寢食難安。心理醫師與精神科醫生百般的治療、輔導,始終無法消除他心裡的疑慮。後來醫師們商量,只得方便做一次象徵性的手術。
手術後,當病人從麻醉中幽幽醒來,醫師手抱著一隻貓,告訴病人:「你肚子裡的貓我已經為你取出來了,以後你就不必再擔心了!」豈知病人聽後,看看醫生,又再看看那隻貓,滿臉愁容的說:「醫師啊!我肚子裡的貓是黑貓,不是這一隻白貓啊!」
所以,百病之中,最難治療的,就是自私、執著、妄想。因為我們的心中有結,心結難以打開;因為我們的心中有恨,恨意難以消除;因為我們的心中有貪,貪欲無法制止;因為我們的心中有門,心門不易開啟。所以心中的毛病千奇百怪,治身可以請醫師治療;有了心病,就只得靠自己來醫治,否則只有靠佛法了。
吾人想要去除執著的毛病,必需要用「無我」的空慧,如《般若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當「我」也能空,「法」也能空;我、法皆空的時候,百病還能不盡皆消除嗎?
──摘錄自星雲大師著《迷悟之間》〈心病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