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老化,不只從臉皮鬆開始,大腿上的靜脈,也會跟著鬆弛。醫師提醒,當家中長輩開始抱怨「腳重重的」、走不動,未必是「肌少症」引起,可能是「靜脈曲張」上身。靜脈血管外科門診,常遇銀髮族因為靜脈瓣膜異常,使得大腿靜脈的回血功能失全,出現腳重、走不動、不想走路的靜脈曲張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皮膚病變、靜脈潰瘍及反覆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
書田診所靜脈血管外科主任游堂振表示,由於靜脈曲張未必會產生「浮腳筋」現象,因此許多年長患者誤以為走不動肇因於肌肉量少,殊不知,淤積的血液會使靜脈曲張,造成腿部脹痛、腳步沉重、無法走遠,以及非典型足底筋膜炎等;白天淤積的血液,會在平躺時自然回流,所以也會刺激造成夜間頻尿;還有,局部血液循環不好,也會影響白血球功能,使潰瘍傷口不易癒合;更嚴重的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也會提高靜脈血栓的風險。
他建議,初期的「靜脈瓣膜不全」,可透過減少久站、久坐或穿著「醫療用彈性襪」來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