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本半導體晶片出口限制行為,南韓民眾反應強烈,反日情緒高漲。圖為首爾一家超市門口的抵制日貨標語。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韓貿易戰升溫,日本外相十九日召見南韓駐日大使,對於南韓遲不回應日本關於訴諸第三國仲裁的提議表示遺憾,並矢言將祭出「必要措施」。市場擔心,最近大漲一波的記憶體晶片,接下來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價格飆漲和供應中斷。
日韓關係近來因二戰徵用工索賠判決的爭議迅速惡化,日本先前向南韓提議訴諸第三國仲裁,期限為本月十八日,南韓已拒絕,並表示應該尋求外交對談而非訴諸仲裁。為此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十九日召見南韓駐日大使南官杓,對南韓拒絕仲裁一事表示「非常遺憾」,並要求南韓政府立刻採取更正的措施。
日本加強管制對南韓三種關鍵原物料出口後,DRAM晶片現貨價格短短一周大漲百分之十五。儘管現貨僅占整個晶片市場不到一成,且大多數科技公司擬定的皆為中長期採購合約、因此大客戶尚未開始囤貨,但如此凌厲漲勢已引發疑慮,擔心很快會影響到晶片供給。
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紐曼說,南韓在記憶體晶片供應居主導地位,如果日本持續實施出口禁令,記憶體晶片價格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飆漲,全球有百分之七十五DRAM和百分之四十五NAND晶片生產都將面臨風險。他認為,美光、東芝、南亞和威騰都是晶片價格上漲的受惠者;三星和SK海力士雖然可能遭遇生產問題,但也將因晶片價格上漲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