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聚海無量】栽松老人 到 弘忍大師 文/妙熙 |2019.07.15 語音朗讀 50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五祖寺內的聖母殿,供奉弘忍大師的生母周氏。圖/趙啟超星雲大師親題的東山法門。圖/趙啟超 湖北黃梅五祖寺一面牆,寫著「禪的生命始於開悟」。圖/趙啟超 文/妙熙 來到黃梅,登上雙峰山,憶起順治皇帝讚僧詩:「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那麼「我」到底是誰,幾人能知? 禪宗史上,有這麼一號人物,他清清楚楚地選擇了母親和師父,最後了了分明地選擇弟子,傳授衣缽,一生明明白白,他就是五祖── 弘忍大師。 弘忍大師前世為一位栽松老人,生於隋朝湖北黃梅雙峰山,砍柴為生,林中修道,幾經寒暑,心性日趨成熟,只差臨門一腳。 某日,老人來到日常林中,巧遇四祖道信大師與弟子一行,老人緩步向前請求出家。 道信大師委婉拒絕:「你太老了,何不投生再來,定收你為徒?」 若是現代人,肯定一笑置之。但這麼一句話聽在老人心中,使他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當天傍晚,日落西山,老人來到溪旁,請求一位周氏浣紗女借宿一晚,女子心軟允諾,不久竟莫名懷孕了,古代待嫁閨女未婚懷孕,不僅傷風敗俗,還會被父母趕出家門。 周氏忍辱生下嬰兒,又擔心孩子長大後會遭人非議,於是才出生就往水裡丟。奇怪的是,嬰兒竟逆流而上,被一位打魚人抱回家,嬰兒嚎啕不止。 周氏終究不忍棄兒,沿溪尋找,或許是母子連心吧,當周氏走到捕魚人家門口時,嬰兒馬上停止了哭泣,讓魚人大吃一驚,便快快將孩子還給了周氏。 這對孤兒寡母忍受嘲諷,生活顛沛流離,沿村乞討,直到七歲,弘忍還不會說話。村庄孩子經常對他霸凌,甚而跨在他頭上,叫他小啞巴。 在忍無可忍下,弘忍開口說出第一句話:「未來你們都要叫我爺爺!」 這句振聾發聵之語,似乎預言自己一生的命運。母親帶他回家路上,遇到了四祖道信大師,四祖見他相貌莊嚴,佛有三十二相,弘忍只少七相。 道信:你姓什麼? 弘忍: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 道信:那是姓什麼呢? 弘忍:是佛性。 道信:你難道沒有姓嗎? 弘忍:性空,故無。 孩子皆從父姓,弘忍無父,自然無姓。但是弘忍本是修行人,帶著栽松老人的承諾轉世而來,此生目的就為了「明心見性」。 四祖剎時明白,眼前孩童的前世,收他為徒,取名「弘忍」。弘忍童貞出家,追隨四祖道信大師學習佛法,四十年不離身旁,日常生活,心心在道,後得道信傳法,成為禪宗五祖。 唐.永徽五年,四祖示寂,西山(雙峰山、又名破頭山)由於寺僧眾多,五祖從雙峰山轉往東山。此時,周母已年邁,五祖將母親迎回東禪寺,並修建養母堂侍奉頤養天年。 清.梅雨田曾賦詩:「東禪古寺塔門斜,一杵殘鐘散晚鴉。霜冷禪床宵不寐,西池皓月照娘家。」道盡周氏獨自養兒,仰望明月思家不能成眠的淒苦。 周母養孕弘忍含辛茹苦,鐵石心腸者亦受感動,唐.武則天感念周氏,封她為「聖母」,並下令在五祖寺敕建「聖母殿」。黃梅多處供奉聖母娘娘,源流於此。 弘忍到東山時,見山高林茂,回清倒影,是建寺安僧的好地方,於是想借山建寺。 東山主人名馮茂,一日五祖遇見馮茂與人下棋,便向他化緣。 馮茂問:大師需要多少土地? 五祖:借一袈裟之地。 隨即抽下袈裟,朝空中一拋,如撒網般籠罩整個東山。馮茂大驚,欣然獻上,爾後東山被稱為「馮茂山」,東山狀如鳥翅展翼,又名「鳳凰山」。 五祖弘忍於東山大開法筵,不擇根基,廣度學人。東山法門強調「守心」,不限於禪觀,可融入生活的行住坐臥中,持久修持能斷除煩惱妄念,如同磨鏡,將灰塵擦乾淨,才會豁然明亮。 大師門下首座弟子神秀,學通儒道,年過五十入道,深得祖心法。在誰能接下六祖的考題上,神秀自然以「鏡」為喻,寫下一首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理當深得五祖法要,然而寺中磨米坊裡,有一位大字不識的嶺南人惠能,聽見童子朗誦此偈,請了一位姓張的江州別駕,代為寫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樵夫惠能彷若一座原始樹林,世人看似野莽自然,在弘忍眼中如同璞玉、渾然天成,正是明心見性、成佛作祖的原始風貌。 那一晚,弘忍大開大闊、不拘一格的將衣缽傳給一位在家居士,傳給一位不識字的山野樵夫惠能。這在禪宗史上可謂驚天一舉,卻其來有自。五祖前世原是栽松老人,林中修道,他深知:「大廈之才,本出幽谷。」 「不到東山開正眼,惠能猶是砍柴人。」惠能是佛門奇才,那麼發掘他、啟發他的弘忍大師才更是一絕。正因如此傳出了禪宗遍地開花之路,反倒體現禪以心印心的活潑樣貌。 傳法十三年後,五祖預知時至,並預言再來人間。宋代法演禪師年過花甲應請至東山駐錫,成為五祖寺第十二代住持,他來到五祖大師的法雨靈塔時,塔門自開,見到五祖真身,頓然領悟自己的前世,了達宿世因緣,明白自己就是五祖再來人。 前一篇文章 【尖峰時光】衛生檢查 下一篇文章 【散文詩】涼椅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 作者其他文章心保和尚傳承星雲大師 為佛光山依止大和尚星雲大師荼毘圓滿 示現舍利子神奇整理術 從角落到人生都適用 【福聚海無量】 修道院變身 華麗佩納宮人間佛教登上聯合國 看見慈悲的力量【福聚海無量】 達摩一默不落人間聲與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