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工廠管理輔導法》的修法工作,政府和民間環團展開拉鋸戰,在外部強大的壓力下,原本想要讓農地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的行政院,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設下二十年的落日期限,雖然如此,學者和環團依然強烈不滿,發表公開聲明,要求立法院予以退回。
筆者對農田違章地下工廠深感痛惡,政府卻一再放水違章地下工廠,實在非常不應該,一再標榜轉型正義的蔡政府,工輔法修法,也須考量轉型正義。
工輔法在二○一○年就給予違章工廠十年的寬限期,如今又想要再延長二十年,誰敢保證未來不會再出現更長的寬限期。
倘若這次通過修法,那將會是台灣農地的大浩劫,不但廢氣、廢水將汙染鄰近農地,間接威脅食安。
根據我實地的觀察,農地上愈來愈高的違章地下工廠,也會影響附近農地的日照權,日照不足,會影響農作物的成長與收成。
誠如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所言,違章工廠本身就是惡性,工輔法修法一旦通過,原本屬非法的行為,立即就地變成合法,這會讓國家法律、制度崩盤,試問民眾何須再守法?
違章農地工廠納管,每年僅繳交十萬元輔導費,但合法工廠卻需負擔高額管理、環保等費用;相形之下,簡直是不公不義的競爭力。
違章農地工廠就地合法,還會出現一個後遺症,那就是間接鼓勵民眾炒作農地。根據業者分析,農地工廠只要納管就地合法,地價每坪馬上增加八萬元,三點八萬家違章工廠,平均有九千萬元的增值,簡直就是形同暴利。
從工輔法的修法過程中,我們看到政府一再退讓、放水,甚至打擊合法,卻處處保護非法,政府在轉型正義的考慮下,不應該再給違法農地地下工廠如何的寬限,非法地下工廠,應該予以拆除,才是符合公平正義的作為。
菜籽(台北市/農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