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最近公布報告,指台灣在一百八十多國家地區當中,名列第一等,香港則為第二等,沒有像沙烏地阿拉伯發生「嚴重侵犯外來移工權利」等情事。不過,接下來的說法讓人詫異,該報告說,古巴「派遣醫生前往海外」則是「人口販運」,與沙烏地同樣名列黑名單。
歐洲人從一五二五至一八六六年,至少販運了一千二百萬非洲人到美洲,這是驚人的數字。一是一八二○年的非洲,人口僅八千九百一十八萬人。二是當年華人從粵閩(含金門)往外(含台灣)移民時,「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亦即僅有三成的人得以登岸。非洲至美洲的航程更遠,上岸一千二百萬人,那麼,三百多年來,西人販運的非洲總人數,至少三千六百萬人。
昔日,西方把人當奴隸,買來(或抓來)販去。現在,美國發布報告,若能藉此責成世人改善,不失是為先人贖罪。但是,該報告竟說馳名全球、世界衛生組織都大力稱讚的古巴海外醫療服務是「人口販運」,明顯是刻意誤解,意圖混淆視聽,以便削減古巴的外匯收入,進一步封殺島國的經濟。
古巴每千人擁有七點五位醫生(美國是二點六),多年來都有人在海外服務,去年底是三點四萬在六十六個國家長期駐守。其中,對於低收入國家,古巴人不收費用,並代為無償培訓醫生(包括東帝汶在二○○二年脫離印尼獨立後的八百多人)。但對有經濟能力,偏有醫生不足或不願前往窮鄉僻壤服務的國家,古巴派人前往以換取收入,如日前與阿爾及利亞簽約,從二○一九起三年,阿國以石油換取古巴的千人醫護服務團。
美國這次誣賴古巴的部分,源自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對古巴的敵視。六年多前開始,由泛美衛生組織(PAHO)中介,古巴醫生進入巴西貧窮地區服務,巴西提供一人每個月三千美元報酬,醫生本人約得三分之一(是在古巴行醫的十倍以上收入),其餘小部分歸PAHO,大部分進入古巴國庫,等於是古巴民眾以得到免費醫療與教育等方式,共同分享醫生的貢獻。
古巴醫生在巴西五年多,六千萬巴西人首度得到家庭醫生的造訪,兒童死亡率從百分之十七,降到了百分之七。但去年底波索納洛說,古巴政府把醫生當奴隸,沒有將三千美元全部給醫生。見此,古巴政府不肯接受這個認定與隨後將有的新契約,年初撤離八千五百一十七位醫生。
《紐約時報》近日指出,假使巴西政府無法補足古巴留下的缺口(將近三千個村鎮有三千八百四十七個公醫位置,沒人前往),十年內將使巴西多損失三萬七千個年輕的生命。顯然,美國政府理當停止汙衊古巴,轉請巴西政府重視醫護人權。
馮建三(台北市/政大新聞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