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醫用含粉手套曾在國外發生過敏或感染等不良事件,包括德國、美國、日本及菲律賓陸續全面禁用,我國也擬跟進。但衛福部食藥署原預估於二○二○年起禁止輸入製造醫用含粉手套,卻因我國使用比率相當高,廠商及醫院的供貨合約來不及更改,日前拍板延期至二○二一年,提供業者緩衝期配合。
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吳正寧說,含粉手套價格為無粉手套的六成,多數醫院會使用含粉手術手套及檢診手套。統計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間,我國含粉手術手套用量逾一千萬雙,無粉手術手套僅五十萬雙,含粉手套使用量是無粉的二十倍。
然而,含粉手套的粉類是玉米澱粉。吳正寧指出,國外發現使用含粉的醫用手套不只可能導致醫療人員過敏,病人也可能增加過敏或傷口感染的風險,德國於一九九八年全面禁用,美國、日本及菲律賓等國也陸續宣布禁用。
吳正寧表示,該署原預估二○二○年起也要跟進,全面禁止醫用含粉手套的輸入製造,但日前徵詢廠商及醫院的意見發現,不少廠商和醫院已經簽下供貨合約,公立醫院在明年採購上的預算編列也已完成,通知太晚,轉換期不夠。
吳正寧說,經該署研議後決定,將醫用含粉手套的禁止輸入製造期程往後延一年,改為二○二一年元旦,也代表現有的手術含粉手套及檢診含粉手套之許可證也要全面廢止。,在二○二一年之前輸入製造的產品,仍屬合法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