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走過台灣民間老照片(14-12) 機場送行的悲與喜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5.24 語音朗讀 51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家人都來送行:民國50年代,一人出國工作,全家大小都來機場送行,似錦前程令所有人同感光榮。早年攜眷出國居住的情況很少,通常都是男人一個人在外工作三、四年,再想辦法留下來,最後才能考慮將老婆小孩接過來的問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送別後也可以輕鬆:民國50年代,在松山機場送機的女士,以遠處停放的客機為背景,留下美麗身影。毫無疑問,機場是一個經常被取景留影的地方。通常送完機的親友,會順便在機場邊留下美麗的照片。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獻上花圈:民國50年代,送別的家人獻上花圈,是機場每天上演的感人一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送寶貝兒子出國留學:民國50年代,送寶貝兒子 出國留學,既高興又萬分不捨。這段時期送小孩 出去的人,都有相當濟條件,即使孩子暑期可以 打工,父母還是要支付昂貴的飛機票以及第一學 期的學費和生活費。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媽媽抱孩子去跟爸爸會合:民國60年代,媽媽抱 著孩子到海外與爸爸會合,來送行的都是母姐之 輩,也是機場送別的另一種典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對著飛機告別:民國50年代,在 停機坪外送機的人群,遠距離的揮 別充滿著濃郁的離情,即使看不到 人,對著飛機揮手,也表達了自己 不捨得的感情。台北松山機場建於 日據時代,後來由木製建築改為水 泥建築,成了繁忙的國際航線機場 ,直到1978年始由桃園機場取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機場天天上演的一幕:民國60年代 ,海外出差,幾名較好的同事來機場 送行,松山機場時時刻刻都可見這一 類的合影。此時的松山機場已由原來 簡易的木製建築改建為水泥大樓,更 顯氣派。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松山國際機場是台北通往海外主要口岸,在桃園機場取而代之的前30年間,這裡每天都在上演淚別機場的悲、喜劇。 在清貧的年代,出國是一件大事,光是一張去美國的機票,得付出多年的積蓄加上向親戚朋友東湊西借才買得起,然而一個人出國代表了全家人的希望,再怎麼辛苦也要想辦法送出去。 大體來說,出國有幾種狀況,首先是單位派出國,有的是短期出差,到日本、歐美或美國,有的則是派出去工作幾年。在同事眼中,兩者都是大喜之事,短期出差有如公司付錢到海外旅行,可以飽覽海外風情,還可以買到許多新奇的紀念品;至於派出去工作,則代表了高薪、以及讓下一代受洋教育的機會,更是喜上加喜。 至於最常見的,則是青年學子出國留學,絕大部份都是美國,出去以後一般都會半工半讀,畢業後想辦法留在當地工作,辦綠卡、申請美國公民等等;換句話說,留學幾乎與移民劃上等號;儘管如此,能出去的都是官宦之家或家境較好的,一般人還是辦不到的。 此外,既然出去就不一定回來,到機場送孩子的父母自然悲喜交加,一方面高興孩子有更好的前途,另一方面則難過要跟孩子分開好一段時日,更擔心他們在國外能否照顧好自己,這些都交織成機場送行的複雜心情。 出國就是鍍金的現象,源於台灣的收入水平與歐美和日本相差過於懸殊,到了80年代,兩者的距離迅速拉近後,赴海外無論經濟上或出入境手續上均是小事一椿時,機場送別的激動才成為永遠的歷史畫面。 前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世諦流布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清代另類學者年希堯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