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貞元十四年,申州多虎,白晝噬人,州牧王徵大修擒虎,其有老卒丁某善為陷阱,一虎墮阱中,丁方被酒,俯視,亦墮阱中,虎瞪視丁,丁告之曰,爾若率群輩,遠離此土,則不殺汝,虎頷之,眾以繩引丁出,並填土於阱,虎乃出,奮迅躑騰,叫嘯而逝,自是群虎屏跡,山野晏然矣,此乃信誠交感所致耳。
──左沖之.《述異記》,虞愚書
專為捕捉老虎而挖的陷阱,一定夠大夠深,大老虎不慎掉落陷阱中,怎麼爬、怎麼跳、怎麼躍都無法逃出洞的,所以光看這幅圖,就知道是有故事可說的。
原來是這麼回事,唐德宗貞元十四年,申州地方出現了一群老虎,白天會出來在傷人,讓地方人士憂心忡忡。申州的州牧王徵便公開昭告老百姓,招募捉虎能人擒虎。這時有一位退役的丁姓老兵自告奮勇出來應徵,他對設置陷阱很有經驗。
丁某先勘查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在虎蹤頻繁處挖了陷阱,上面鋪上樹枝樹葉掩蓋深阱,然後等待老虎中計。
不多久,有一隻老虎不小心落陷阱中,怎麼也逃不出來,焦急又憤怒的大吼著。這吼聲,驚動了許多人,都過來圍觀。丁某趕來查看,當時他剛喝過酒,有點醉茫茫的,探著半身觀望阱中老虎時,一個不小心,掉進陷阱裡。
這下可不得了了,急壞了圍觀的人群!丁某也驚得酒全醒了。他畢竟是經過大風大浪的軍人,這時,他對虎視眈眈的大蟲說道:「你現在吃了我,沒用的,你已掉落陷阱,人們很快能殺死你;若你能率領著虎群,遠離這裡,從此不來擾亂此地安寧的話,我們便放你一條生路,不殺你。」
說也奇怪,這老虎竟似聽懂了丁某所說的話一般,朝他點點頭,答應了。這時,洞外的人群趕緊去找來繩索垂下,將他拉上來。接著去取來泥土,一鏟一鏟地將陷阱填平,好放老虎出洞。這隻大蟲出來後,奮力的原地跳躑幾下,並咆嘯幾聲後,消失於林間。
從此以後,申州這地方,再也沒有虎患。這真是個感人的故事,其感動人的,在於誠信,即使對待一隻走投無路的老虎,都能誠信以待,這種信任、不食言和誠懇的態度,連兇猛的老虎都能感受而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