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素養導向 淪為口號

鍾邦友(高雄市/雄工數學科教師) |2019.05.13
1956觀看次
字級

近日選用一○八課綱的高職數學科新教科書,發現不少版本出現少許強調「素養導向」的跨域及生活結合內容,十分讓人驚豔,像電子學裡談到的交流發電機電波形中,有一種恰巧是三角函數裡的正弦函數圖形,與數學相互搭配,確實能增益學生的學習,可惜這樣的題型仍嫌不足。

詳細檢視高職數學的新課綱,雖說理想遠大,但所謂的素養導向,其實流於喊口號的成分居多,課綱修訂的結果與舊課綱大同小異,除了順序變更,內容稍有增刪,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發揮跨域結合的前導功能。

以前述正弦波為例,後續需應用到正弦函數的定積分運算,但三角函數的積分早在八十八年的課綱修訂中刪除;基本電學要用到的球面積、三角函數積化和差、指數積分,及機械群的力學要用到的反三角函數,也全部不在新或舊的課綱當中,似乎還是像往年一樣,全部都要仰賴老師自己想辦法補充,那課綱改與不改又有何差別?

嚴謹的高職數學課綱訂定,應自草案研擬開始,及後續課綱審議當中,持續加入專業類群的專家與教師,與數學本門的專業人員共同磋商科際間跨域合作的重要細節,如不同科群專業科目與數學重疊的內容為何,舊課綱的缺漏、多餘及應增刪情形,與課本是否需要分群編輯等。

然而我們的課綱修訂工程卻大異其趣,前期的草案編修仍不脫數學本門專業的閉門造車,更缺乏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對話機制與平台,未能針對素養的核心內容進行深入探究,所以最終訂出換湯不換藥的課綱也是預料中事,更奢言對教材編輯的引領作用。

當前端的課綱編審委員自己都未能善盡跨域溝通的職責,又怎能期望後端不同領域的教師之間,能夠展開實務的協同教學對話?所謂的跨域教學素養,不過是夢幻的空中樓閣罷了。

鍾邦友(高雄市/雄工數學科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