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駕駛執照

文/林一平 |2019.05.07
3496觀看次
字級
圖一:賓士 圖/林一平
圖二:波塔 圖/林一平
圖三:福特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人口統計是政府管理人民的一項重要的資訊,而被統計的個人資訊往往由身分證或駕駛執照提供。於是乎身分證及駕駛執照皆需定期換照,以方便政府掌控最新資訊。過去的換照,工程浩大。今日有網路通訊技術,很多程序都可讓人民直接進入政府的網站填寫而大幅簡化。

駕駛執照是「特許開車」的證件,最早由德國及法國強制實施。在部分無需強制攜帶身分證的國家或地區,例如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及日本,駕駛執照可替代身分證。

就我所知,全世界第一張駕駛執照於1888年核發,當時的設計並無身分證明的功能,現代身分證則於1899年由美國啟用來管理軍人,才有較明確的身分證明定義。

第一位拿到駕照的是德國人賓士(Karl Friedrich Benz; 1844-1929; 圖一)。賓士成立Benz & Cie 公司,並於1885年製造了全世界第一輛實用的內燃機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驅動汽車。但這部汽車操作不易,經常在圍觀的人們鬨笑中撞牆。

賓士的妻子波塔(Bertha Benz; 1849-1944;圖二)全力支持夫婿,也學習開車上街,並成為全世界第一位長程駕駛汽車的人。波塔駕駛賓士最早三輪汽車上街的英姿被拍攝成歷史照片。這部三輪汽車穩定度低,不好駕馭。賓士後來將三輪車改良為四輪車,穩定度大為改善

賓士汽車Motorwagen 的噪音擾人,再加上排氣太臭,曼海姆(Mannheim)市民抱怨連連,於是當地政府要求賓士必須有公共道路的行車許可。此即第一張駕照的由來。

賓士是世界上第一位賣汽車的人,首批製造25輛車,但銷路不佳,因為該車在上坡時得用人推,不太實用。而且當時的汽油只有在藥店被當成清潔劑出售,加油很不方便。

1903年普魯士(Prussia)首先要求駕駛者機械能力測驗(Mechanical Aptitude Test) ;1910年德意志帝國要求全國性的駕駛考試,並進行駕駛者的教育。

德國的做法為他國所仿效,但各國法規不盡相同。例如各國對申請駕駛執照的最低年齡有不同的標準。同年美國因為交通事故不斷增加,公眾也開始要求駕駛許可的立法。

1910年紐約州率先通過駕駛執照法例,最初只用於規範職業司機;1913年7月,紐澤西州率先強制所有駕駛者需通過駕駛考試。此一規定後來為全美各州採納。

有趣的是,汽車大王福特(Henry Ford ; 1863-1947;圖三) 終其一生未曾參加駕駛考試,沒有駕照。福特生產的T型汽車風靡全美各地,主要是重視品管,因此生產的汽車既便宜又靈巧耐用。他對品質下了很通俗的定義:「品質就是在無人注意的時候,仍然把事情做好 (Quality means doing it right when no one is looking)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