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 明燈 佛教靠我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19.05.04 語音朗讀 18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師送給每人一本《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期許青年發心為佛教,讓自己成為紛擾社會中的一股清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星雲大師的「病後字」展現了堅強的生命力,使青年更堅定自己對佛教的信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熱烈交流,以大師作為自身修行上的目標與學習。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今年年初,佛光山舉辦信徒香會,學院的同學收到了創辦人星雲大師出版的新書《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大家如獲至寶,歡喜無量。為了更深入了解是什麼力量,讓大師堅持初心與理想,從一無所有到開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教團,並在病後不休不息持續寫病後字、為往來求法者開示《佛法真義》,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讀書會,探討大師為教為眾的願力與發心,了解大師的人格特質及佛光山的宗門思想。 大家在讀書會中,學習到大師以苦為樂、以空為我、以退為進、以眾為我的行誼。儘管經歷戰亂的顛沛流離,以及初到台灣的種種艱難困苦,這些都是增長大師不斷向上提升的力量,也讓我們學習到在苦中如何自我增上,在逆境如何轉換心念。大師以他八十三年來所做的,為我們示現如何以結緣的心,歡喜與眾生結緣,讓「佛教靠我」,不做一個「呷教的和尚」。 來到佛學院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讓自己的視野更加寬廣,生命更加壯闊,在多元的平台上,大家從中學習、成長,服務結緣,實現自我生命的價值,同時也堅定了學佛的道路,發願以師心為己心,發心為佛教,讓自己成為紛擾社會中的一股清流。 學生 心得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知建 師父上人重視教育,即便雲水書車所費不貲,為了讓偏鄉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書籍,啟蒙他們的生命,還是堅持辦下去。師父說,佛教就是教育,教育就是佛教,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非佛不做」。 專修部一年級/黃秀麗 在佛學院,從每一次活動的參與中,一點一滴更深地認識師父上人。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我們,要「用心」於佛教的各種事務,讓我在學佛這條路上,更知道要行佛,實踐佛法的真義。 專修部一年級/葉慧敏 師父在書中說,自己很多事都不會,但只要是為了佛教、為了服務大眾的事,就會努力學習,即使到現在九十多歲了,還在努力。這讓我在面對不會的事物時,願意多花心力去學習,儲備服務眾人的資糧。 專修部一年級/劉宜靜 由於個性膽怯,總是躲在別人身後,閱讀師父的文章,看到師父為了眾生的利益,克服自己的不會,警醒我要發願,承擔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勇敢地突破自我,因為「佛教靠我」。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丟醜訓練 下一篇文章 青年二日修持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9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