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我望己】故鄉好幾個(之三)

文╱田運良 |2019.05.02
2671觀看次
字級

文/田運良

文學故鄉的認定安頓,除了居住過、生活過、工作過、旅行過、寫過遊記,乃至得過該地文學獎的因緣外,二十餘年職涯經歷裡,曾為其籌辦服務過文學獎徵選活動的美好經歷,也正像是已落戶入籍於此,那種紮紮實實的在地感其實更尤為深刻,當也該視為文學記憶裡值得被標記上的好幾座故鄉。每每經過創意構想規畫而標得承辦某一項文學獎服務案,就如為每位寫手懷了、孵了爭取桂冠的文學大夢,總期望順利而完美如生出壯壯寶寶般地,徵選出文壇升起的明日新星呀。

是的,這也是我在書寫之外,另種型式百般鍾情眷戀的,一座座文學故鄉。

歷久至今,已承辦過數十屆次各式文學獎,如中央級的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陸委會)、閱讀文學地景圖文徵選(改制前的文建會)、青年超新星文學獎(文化部);直轄市級的台北文學獎(台北市)、玩字時代手寫字競賽(新北市)、台中文學獎(台中市)、打狗鳳邑文學獎(高雄市);縣市級的桃源文藝創作獎(改制前的桃園縣)、蘭陽文學獎(宜蘭縣)、馬祖文學獎(連江縣),乃至民間的台積電中篇小說文學賞、陽明海運台灣海洋文學獎、青年領袖南山人壽文學獎、萬事達卡無價情詩大賞、格蘭菲迪光陰金句比賽等等;甚至台灣巡迴文藝營、全國台灣文學營的創作獎……讀遍每一篇嘔心瀝血經營的力作佳構,驅遣文字、謀篇布局,在眾文繁篇中透萌出任何一綹新鮮,即使蟲蠅之微、即使宙天之鉅,都運籌於一枝筆、一副鍵盤間,而秀異而壯雄而征遠。



連江馬祖,隔海與台灣本島遙遙相望(遠隔一百一十四海浬),其列嶼群島雖遠,卻是我心裡最貼心、最親密、最鍾愛的文學故鄉。此之情感糾結繫聯,始於共為其命名創辦的「馬祖文學獎」。此獎迄今賡續舉辦已歷十年,筆墨光陰荏苒、拾憶曩昔過往,正是辦理過眾多大大小小文學獎活動群裡,最值得再再宣揚、屢屢反顧的記憶光影。

馬祖之於我的記憶,最初僅是攤閱地圖標註於偏北的小小幾點,從未想過要蒞島巡旅一探,而真正踏上這座海上桃花源,竟是即要策辦首屆馬祖文學獎才啟程遠赴的,十年間島島踏查、步步探索數十趟,也才真確認識了其在地深厚、海天美絕、文史龐闊呀!

展閱馬祖四鄉五島壯麗勝景,真如上天撒在閩江口外的串串翠綠珍寶,在媽祖香火福佑與白洋燈塔閃耀中,隨歷史洪流飄泛的漁民耕者、公僕旅人、國際商賈、鄉親姻戚、駐軍戎伍等族群熙來攘往,點點滴滴烙印了島嶼青史的人文魅力。連江馬祖曾是神聖戰地、堅實堡壘,歷經戰火洗禮與摧殘、先民堅守與勤墾,力保勇護其文史之繽紛繁盛、燦麗晶彩,而含蘊典藏眾多的人文故事,其中有媽祖聖靈的民俗傳奇、有兩岸對峙的戰事軼史、有軍民同心的人間美談、有碉堡坑道的英勇事蹟、有建築聚落的滄桑典故、有生態地景的豐彩多樣,片片形塑成馬祖青史的峻偉雄挺,其仰望眺遠間的每個文史亮點,都值得駐足探訪走讀細究,而其以文學書寫之光影交映的筆耕墨耘,當為島嶼文學潮流的澎拜洶湧而傳頌遠揚。

十年來文學獎得獎作品專書就展列鋪陳眼前,為每一屆徵選活動創想構思的slogan︰「馬祖鈞鑒」、「親字出馬」、「馬祖記憶鑿痕」、「馬祖筆墨演義」、「馬祖想念.島嶼想像」、「馬祖.人.愛芹海」、「記憶我島.刻寫馬祖」、「潮.馬祖」、「島嶼.拾憶」,一一昂揚在專書封面上,層層疊疊的這些承載過每屆文學揚高推遠任務的主題金句,再再都讓馬祖蔚然成文壇上獨具的奇風絕貌,都使馬祖豎立成歷史仰望前瞻的文學地標呀。

有幸為連江馬祖文學奉予十年光華,相對於亙古遠史,雖僅只滄海一粟也心甘情願而至感榮幸。如許春秋夏冬、年季月日,我站在東莒島上「國之北疆」石碑前,擎筆揮舞著字辭大幟,向更遠更遠的極北,獻予最大、最忠誠、最尊崇的文學致敬。



年輕族群的書寫舞台,從初早竄起而蔚成平台的部落格、無名小站,延續擴大舞台版圖至臉書、IG與YouTube等,其也從磁片光碟到隨身碟到雲端、自桌上型電腦到筆記型電腦到手機平板,神速升級進化漫成群雄爭霸、諸侯各據的數位盛世。此際更遭逢影音圖像大軍進襲的「滑世代」,無孔不入地侵略攻陷執筆逐字的「寫時代」,文學創作恐更淪為潰敗退守、乃至陣亡就義的棄子散盤、殘兵餘勇而汲汲甚危。此趨勢不可謂不嚴重,如何從青年族群重再扎實奠基以復興,實為當務之急。

執此書寫革命起義之憂念,即起向文化部獻策以國家高度、投入政府資源設上擂台,雄心躍躍端出「青年超新星文學獎」,整合全國大學各校散兵單打獨鬥的校園文學獎,將各校脫穎奪冠的「小說首獎」作品集結起來,共同參與此文學獎而同台較勁,藉由校際間的競爭比拚,再評選出青年創作的強中之強、致上桂冠上的另一頂桂冠。

是的,青春,正是我們共有的文學故鄉。

每年每年、每屆每屆文壇都代有文勝、輩有人出,但「青春無敵」永遠是推動世代變革、潮流新創、典範轉移而與時俱進的最重要力量,此「青年超新星文學獎」的登高引領,想必勢要棒棒傳承以延續那永不滅熄的創作星火。

就積極從年輕書寫的文學故鄉出發吧,青春加油。



在這些那些以文學故事砌築的故鄉裡,拉長人生寬幅之童少、青春、中壯乃至老成、耄耋,提筆寫就的眼前當下,就隨時在這時那刻,鑄下了、宣示了、成就了我己的王國疆域。之於文學浸染,一座座故鄉在我己人生被建構、被編納、被確認、被標註,無論是時間跨度,或是空間廣度,都環繞在人生的普世價值中,以筆抵抗那種歧視、偏見、排斥、壓抑的負面種種而被安頓、被呵護、被了解、被看透,進而被肯定、被榮耀。

回首這多年間,或出自勇敢承擔或繫於職責理想,巡迴辦理過太多種文學獎項,頒贈出太多尊文學獎座,出版了太多冊文學獎作品專書,在在都將每場徵獎當作是每位投稿者、得獎人、乃至是自己摯情至愛的故鄉,把每部文字風景都行行句句鑲嵌在文學族譜裡而永續傳世。

是的,我們更要盡快寫、好好寫、認真寫,下一座我己專屬情愫、情境與情像之感動形塑的文學故鄉,就將壯麗地浮現在稿紙篇張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