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理想的地區才有螢火蟲的蹤跡。
圖/阿里山風景管理處提供
文/金卿
日前有網友在臉書反映,某日去拍攝螢火蟲時,看到有攝影班的老師,疑似為了讓學員拍到漂亮的照片,竟然先用網子捕抓大量的螢火蟲,再特地走到學生前「放生」,讓他們能拍攝到好看的圖像,不尊重自然的行為讓人非常傻眼。
每年吸引諸多民眾觀賞的螢火蟲季已展開,近日已經有不少人整團出發拍美景,但如果為了拍到美麗的畫面,而做出傷害昆蟲及生態的事,則是本末倒置。生態之友提醒賞螢要訣「三不一沒有」:1.不嘈雜喧譁;2.不抓螢火蟲;3.不拿手電筒直接照射;另外,沒有光害。
生態之友強調,這些守則要時時謹記心中,不可大意。如果太過嘈雜,螢火蟲會因此提高警覺躲在樹叢中不出來,容易敗興而歸;即使身邊有著大量螢火蟲也不要用手去抓、去摸,這樣容易影響繁殖過程,或是讓膽小的螢火蟲因受驚嚇而死亡。
晚上為了照路需準備手電筒,此時記得準備紅色玻璃紙包覆手電筒,以避免干擾螢火蟲。另外,千萬不要直接以光照射螢火蟲,或用各式強光照射,這些光都容易讓螢火蟲的求偶活動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到螢火蟲繁殖。
若想看到滿天飛舞的螢火蟲,除了選對月份外,天氣、月光明暗及時間都會影響螢火蟲出沒情況。當下雨天或是月光明亮時,螢火蟲的數量會銳減,即使等了一整晚也無法看到滿天螢光。通常螢火蟲會在天氣開始轉熱後三星期內數量最多,又以晚上七、八點時出沒最頻繁,如果九點多才跑去賞螢,恐怕只看到求完偶正休息著的螢火蟲。
最後,晚上去賞螢時要小心自己的安全,最好結伴同行。除了不要著涼外,更要小心蛇類攻擊,同時避免位在易落石處下方或坑洞附近,畢竟賞螢賞到跌落山谷,可一點都不有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