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台灣」淨山活動日前在南投縣仁愛鄉舉辦,由南投縣縣長林明溱和近千名學生、義工居民沿著合歡山撿拾垃圾,沿途是重要的自然環境與動物棲息地,卻都遭到垃圾的汙染。
對此新聞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有人願意投入淨山活動,憂的是在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有多少地方遭受到這樣的汙染,令人難以想像。
不少人現在都自發性發起淨山或是淨灘等活動,目的是還給我們一個美麗的家園,讓這塊土地可以永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喚起大眾的良知,可以在踏足這些地方時思考一下,別把垃圾留在原地與亂丟,而是自發性的帶走,讓這些美好的風景能永遠保存,不要因為人們的自私與貪圖方便,造成難以彌補的問題。
而預防勝於治療,花再多的人力與心力去撿拾垃圾,充其量也只是一種象徵,因為如果民眾沒有公德心,垃圾或是其他汙染只會有增無減。
所以,這樣的環境教育要從小扎根,也要從生活中開始宣導,屬於自己的垃圾,就要讓它丟進垃圾桶,不要造成其他人的問題。雖然有相關罰則,但是終究是防不勝防,難以防範亂丟。
建議在這類的風景區都設置明顯的告示,當然也要有可以丟垃圾的地方,也要宣導與環境教育,讓民眾都能知道亂丟垃圾所造成的影響有多大,也要讓民眾知道自己的垃圾要處理及帶走。
同時,也可多辦淨山等類型的活動,讓民眾可以理解垃圾造成的汙染是累積的,而且有不得不去解決的危機。
楊子(嘉義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