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塑造社會共榮思惟 實踐低碳永續產業

執筆人:蔣本基 台大環工所教授 |2019.04.09
153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蔣本基 台大環工所教授

為落實永續發展教育推廣,期促使學界及產業界間進行實務交流,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及中鼎教育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特舉辦「2019大學教授企業永續參訪團」活動,邀請國內大學教授約25人於3月29日參訪台泥公司花蓮和平廠。盼藉此活動跨界相互交流學習,整合研究量能及實務需求,引領台灣社會邁向企業永續發展。

本次參訪由台泥公司張安平董事長親自接待並介紹水泥發展史、哲學思考、生態保育、生命價值與技術發展等多種理念思惟方式;期許台泥企業未來將致力於整合水泥產業、能資源鏈結、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碳捕獲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生態保育與循環經濟;建立以生命為本邁向永續發展的綠色環境工程公司,活用水泥旋窯,提升多元化功能性,整合廢棄物管理的協同處理能力,將燃煤飛灰與底灰替代水泥原料並兼顧水泥產品品質,實現水泥廠零廢棄物排放的理念;同時,建立港廠電(水泥廠、燃煤電廠、港區)能資源循環體系,創造水泥、能源與環保三合一的循環經濟實踐方案。

此外,台泥目前正在開拓一條兼具文化、科技與宗教溝通的絲路,以人與環境為本,掌握世界脈動,引領世界潮流,並提倡生命中最極致的美好,即是以人及生命為核心價值,強調未來是值得的(The Future Is Worth It)。為塑造社會共榮思惟,實踐低碳永續產業,本人建議台泥未來在碳循環經濟技術與管理面策略性發展重點為:

發展碳捕捉工業智能化系統:企業應邁向綠色化、智能化、經濟化和產業化,必須憑藉高速發展資訊化與自動化技術,依據傳輸原料特性和生產情況,整合至控制系統,緊密銜接各項程序和環節,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實現工廠整體的優化、分析和改良。

促進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整合國內多種鹼性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其中富含高鹼性物質與鈣鎂氧化物,可透過與二氧化碳礦化與碳酸化反應,達到穩定化的效果,其副產品中含大量碳酸鹽類,可作為後續水泥或混凝土之原料替代品。

建構再生綠色建材建立綠色供應鏈:整合廢棄物來源、資源回收、產品功能設計、產品銷售規畫以及產品使用者綠色供應鏈等,建構資源再生產業體系實踐再生綠建材,作為循環經濟示範商業模式。

完善台泥碳權資產管理與經營:碳捕捉技術現階段除了拓展不同技術產品,更應建立產品碳足跡碳權管理,彰顯台泥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生態環境保護相關領域所作貢獻,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將減碳技術轉化成實質商業價值,完成企業永續經營的一條絲路。

開拓世界絲路建立跨國永續企業:落實創新與創價、循環與共生、人文素養與文化品德永續企業理念,守護自然環境,塑造社會共榮思惟,實踐永續綠色產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