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美術館》施金輝畫觀音 意到手成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19.03.18 語音朗讀 58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蘭陽別院佛光緣美術館舉辦《揮灑自在》三十三觀音.膠彩畫巡迴畫展,圖為開幕時施金輝執筆簽名。圖/空相美術館提供 2012年施金輝(左一)呈獻佛光緣美術館出版的《揮灑自在》畫冊,為星雲大師祝壽。圖/空相美術館提供 空相美術館館長林穎英。圖/人間社記者蘇清文施金輝作品〈歸寧〉圖/空相美術館提供施金輝作品〈日月星辰〉圖/空相美術館提供 施金輝作品〈水月觀音〉圖/空相美術館提供施金輝作品〈觀自在〉圖/空相美術館提供林穎英作品〈逐夢之潮〉圖/空相美術館提供林穎英作品〈紫菊〉圖/空相美術館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15年剪綵揭幕的空相美術館,坐落台南市後壁長安社區芙蓉埤畔,是為保存與展示「以畫弘法」發揚觀音慈悲的藝術家施金輝(1962-2014)之美術創作而設立。 施金輝4歲第一次執筆,就畫下一幅全開的觀音聖像,開啟乘願再來「意到手成」之能力;23歲那年,膠彩大師林玉山見到他的畫作,大加讚譽,形容其畫風是「消逝已久日本平安時代特殊技法,蘊涵文學中真、善、美的意味」;29歲由於一幅觀世音菩薩畫像的因緣,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慧眼識英雄,前後4度造訪畫室,在大師嘉勉下,施金輝費時4年,完成不朽的《百幅觀音》,以及耗時2年的《三十三觀音》膠彩畫作。 乘願再來 創作力旺盛 施金輝畫觀音曾緣於夢境靈感。他說,夢中瞻仰龍頭觀音聖容時,菩薩的眼睛猶如湛藍大海漩渦般,深深吸引著他,整個人似乎都要被捲進去,醒時立即緣夢畫初稿,作為創作依據。 施金輝筆下呈現的不僅是一幅觀音畫像,而是觀音精神及形體的示現。星雲大師讚譽他畫觀音為:「永遠的天下第一人,要畫觀音的慈悲不難,但能畫出威德、智慧、莊嚴、慈悲兼具的圓滿像不易。」 施金輝創作力旺盛,即使因腰椎傷痛須以輪椅代步,不適宜久站、久坐作畫,為回報大師知遇之恩,領受乘願而來的菩薩使命,仍矢志畫觀音弘法。2012年起改變膠彩畫風,熱中以線條濃淡,勾勒出簡潔寫意、細緻純淨的白描技法,兩年間完成並出版《惟願》──「白描三十三觀音」與《永恆的莊嚴》──「十八羅漢禮拜觀世音菩薩」兩套鉅作共58幅作品,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讚歎。 2014年7月5日,正值人生創作高峰的施金輝,有別於往昔行雲流水畫風,是用磅礴的線條揮灑大紅袍鍾馗,沒想到竟永別人生的畫作,令人惋惜與不捨。 畫壇眷侶 林穎英 鶼鰈情深的林穎英,喃喃對著施金輝銅像傾訴:「您雖然消失在我的生活裡,但永遠活在我的生命中!」為完成夫婿施金輝「以畫弘法、以畫傳承」的遺願,林穎英承擔空相美術館館長重任,一肩扛起未來的經營與發展;她希望館中典藏,藉由展示與推廣,讓夫婿的畫作大放異采,淨化社會。 空相美術館開放民眾免費參觀,有導覽解說義工,周六、日常態性開館,周一至周五休館,但接受預約參觀。 空相美術館 展出作品 〈水月觀音〉 施金輝在《水月觀音》畫作旁題款:「即水吉祥觀音,心觀水相,入水而定。左手持未開黃綠色蓮花,右手掌化水生月,星月和浪濤出現在觀音的寶冠、耳飾、胸瓔珞、鐲。所謂水中月,鏡中花,世事生生滅滅,永不停息。」 施金輝伉儷住芙蓉埤畔,每日共渠內水天一色,一生畫盡觀音清淨、莊嚴法相,他藉著水月觀音,安慰了知己與唯一的愛。林穎英觀賞這幅畫而領悟生命真諦,原來他累積「色身無常」的智慧,藉著水月觀音的敘說,默默地向愛妻道別。 〈觀自在〉 施金輝27歲,描繪館長林穎英的膠彩寫實,畫中長髮和髮箍,樸實衣著和領口,反映出1970年代端莊典雅的婦女流行服式。黃椰子樹、條紋坐布和皮包都是實物,手持觀音瓷像是大陸老師傅作品,目前仍放置在林館長家中畫室桌上。 施金輝作品 〈歸寧〉 「夢迴舊時少輕狂,牛鈴犬吠聲悠揚。紅妝彩帶扶嬌羞,漫漫路遙到斜陽。美人歸,好兒郎,青春作伴返故鄉。相思本是濃醇酒,感時濺淚入愁腸。」 此幅是施金輝20歲工筆畫作,「寓剛健於婀娜中」,國寶級林玉山大師,讚譽他作品有超齡水準的功力,給了他極大激勵與精進動力,也樹立爾後繪畫風格。無論是人物、花鳥、膠彩畫、工筆畫,其細膩的畫藝及文學意涵,皆獲畫壇極高的評價。 〈日月星辰〉 作品圖中賓主變化、動靜韻律、色彩經營、人物筆觸渾然天成,挑戰視覺極限與美感震撼,天上人間的「帝與后」在日邊金黃色、月邊綠色水乳交融的光輝裡,起舞左右兩側,天上侍女與愛犬點綴白紗上。這幅嘔心瀝血的創作,對身體健康的膠彩畫家都極其不易,更何況下半身不自在,加上後頸椎因久畫而受傷的施金輝!更難能可貴。 林穎英作品 〈逐夢之潮〉 生活無趣的貓,在池塘旁大樹下,沉睡中幻化跟在小美人魚後頭,往池塘深處游去。池塘別有洞天,繽紛多彩的水草,各式各樣的魚兒,貓覺得無比新奇,羨慕魚的快樂。 林穎英睜開眼睛,夕陽染紅天際的浮雲,池邊樹上傳來悅耳鳥鳴,池塘裡3隻紅色的小魚,對著自己微笑,原來是場夢。 〈紫菊〉 「月來朦朧透紫嫣,菊花綻放東籬邊;起舞輕盈巧弄影,疑似仙女下凡間。」一簇菊花湧現無限回憶,花好月圓,悄然靜心,尋到生命最初簡單,自性靈魂的居所。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保有赤子初心,萬物本性自然浮現。林穎英透過月光,揮灑畫筆,在幻化色彩中留住剎那的永恆。 前一篇文章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倡導野鳥保育 雕出極致工藝 下一篇文章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思惟啟發教育 全民學習寶庫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黃偉哲市長品粥 讚揚佛光山談心藥方──「永保歡喜的祕方」談管理─管事與管人談夫妻─愛就是惜五養箴六種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