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倡導野鳥保育 雕出極致工藝 曹麗蕙 |2019.03.11 語音朗讀 401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麟鳴〈藪鳥〉 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黃麟鳴〈台灣藍鵲〉 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李宜融〈啟航:紅鶴〉 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李宜融的〈擬傷〉曾獲第15屆全日本Bird Carving大賽高 級A組冠軍暨總冠軍。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黃麟鳴的作品〈綠簑鷺〉覓食姿態逼真傳神。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日本野鳥雕刻協會會長內山春雄的作品〈海雀〉。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外觀。圖/曹麗蕙龔一舫〈祥瑞〉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彭坤炎〈夏日情懷〉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許朝宗〈鐵鏽花—蛻變〉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葉佳讓〈數珠觀音〉圖/工藝中心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文/記者曹麗蕙 台北植物園南區有一座仿北京天壇祈年殿的建築,這是由旅法建築師盧毓駿所設計,1959年完工的教育場館。2006年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2008年由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接管後,以「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姿態再現風華,不僅提供國內優秀工藝家展出舞台,也讓民眾認識台灣工藝多元面貌與活力。 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正展出「如生─2019台日野鳥雕刻工藝創作交流展」,邀請日本及台灣的野鳥木雕藝術家展出53件作品。館長許峰旗表示,「如生」特展是希望藉由雕刻媒介,來提倡、重視鳥類的生態保育。其中,台灣「唯二」比賽級野鳥生態雕刻家李宜融、黃麟鳴的作品不僅屢獲國際賽事肯定,更展現出結合鳥類保育概念的極致工藝。 許峰旗表示,李宜融、黃麟鳴都是鳥會會員,為資深的野外賞鳥人,「兩位老師透過長期深入觀察自然生態,並針對鳥類標本進行研究與測量,以精準細膩及仿真技法加以刻畫繪製,例如鳥類的實際尺寸、生態習性、飛翔動作、棲息樹種等都講求逼真」。 許峰旗分享,兩位老師因為愛鳥、賞鳥,無師自通自己雕刻鳥、參加比賽,喚起大家保育鳥類。「你知道他們幹什麼傻事嗎?他們甚至會雕刻在機場附近盤旋的鳥類,放置在機場附近安全的空地上,就是希望用『假鳥』來吸引真鳥飛到安全地方,不要誤入飛機跑道,以免被吸進飛機引擎」。 此外,黃麟鳴曾雕刻過燕鷗,將作品放到馬祖的荒島上,之後成功吸引燕鷗群聚交配,讓數量逐年增加。 許峰旗表示,這次的展覽除了李宜融、黃麟鳴的作品,也經由兩位老師引薦,邀請日本野鳥雕刻協會會長內山春雄帶領新堀敦、橋本勇喜、池田得利、井上岳彦等7位協會成員來台參展。展覽地點在分館3樓,展期至3月24日。 生命活現 生態永續 〈擬傷〉展現鳥類偉大母愛 李宜融的〈擬傷〉曾獲第15屆全日本Bird Carving大賽高級A組冠軍暨總冠軍。李宜融透過木雕,展現出東方環頸鴴的偉大母愛行為:當天敵來的時候,母鳥會冒著生命危險假裝受傷,一跛一跛走到危險地帶,吸引天敵目光,為的就是要把天敵引開,保護幼鳥。 〈綠簑鷺〉覓食姿態逼真傳神 黃麟鳴的作品,將綠簑鷺伸長脖子、等候覓食的姿態雕刻得逼真傳神,奪得第18屆全日本Bird Carving大賽高級迷你組冠軍。 〈海雀〉呼朋引伴展翅逃命 日本野鳥雕刻協會會長內山春雄的作品〈海雀〉,展現出鳥兒各自飛翔的美妙姿態,但其實展翅而飛的美感,卻是一幅「逃命」圖,原來雖然內山春雄未雕出天敵實體,卻有似隼鳥類的陰影投射出來,比較機靈的海雀呼朋引伴,趕快逃命。 台灣工藝之巔 展62大師百件經典作品 除了「如生」特展,近日來到分館更能飽覽難得一見的「台灣工藝之巔」2019台灣工藝之家聯展。 許峰旗表示,「台灣工藝之家」是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動的傑出工藝家認證機制,目前計有143位「台灣工藝之家」,這次特覽,匯集了許朝宗、葉佳讓、謝嘉亨等62位首屈一指的國家級工藝大師,共展出109件頂級作品。 此外,特覽類別囊括陶瓷、金屬、玻璃、玉石、竹籐、漆、木、藍染等各項工藝,展品題材取自於親子時光、兒時記憶、人生態度、自然景觀、歷史淵源、現代藝術及抽象意念,將日常生活的感受透過不同媒材淬煉成品,所有創作展品都是經典之作。展覽地點在分館4樓,展期至6月2日。 頂級工藝之美 向大師致敬 龔一舫〈祥瑞〉 以天然瓠瓜為創作媒材,處理費時逾一年,是目前台灣最大的瓠雕作品。題材為吉祥富貴花,綜合烙燒、染彩、黏塑、淺浮雕等技法。布局完整,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畫面和風格,底面空間更以400度高溫碳化成黑色,以突顯上面的設計。 彭坤炎〈夏日情懷〉 作品以堆漆創作技法完成,將天然漆調成濃稠狀,從底部堆起,在可乾固的範圍內堆砌,堆砌到所要表現的形狀,再運用雕刀雕成所要表現的力與美,經色彩紋理的設計、砂紙的研磨,最後再用生漆髹飾完成,需費時10個月以上,才能呈現出質感優雅,觸感溫潤的堆漆作品。 許朝宗〈鐵鏽花—蛻變〉 創作媒材為瓷土,作品象徵蝴蝶的生命,破繭而出、結蛹乃至成蝶的一連串成長歷程,意境幽深細膩。 葉佳讓〈數珠觀音〉 數珠觀音因其手掐數珠而得名,以觀音天衣撐起觀音主體以及細膩的雕刻手法,呈現天衣飄逸之立體感。 前一篇文章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玻光璃彩 創意生活美學 下一篇文章 《空相美術館》施金輝畫觀音 意到手成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4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台北藝博會 趙無極、草間彌生作品吸睛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雲門關不掉的耳朵 聲響融入舞作故宮百年院慶 3大特展國寶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