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君燕
「馬上就中午了,還不起床」、「都幾點了,還在磨磨蹭蹭」、「大半夜了怎麼還不睡覺」……有沒有覺得非常耳熟?是的,每一個為人子女者,都會在母親口裡聽到這些話。但我們都知道,母親口中的「中午」,其實只是早上八、九點;母親說的「大半夜」也不過是晚上十點左右。難怪很多人笑稱,每一個當媽的,都有專門的「母親時間」,和子女之間永遠存在著時間差。
一日和同事們談及此事,大家紛紛「控訴」起來。
雯雯說:「小時候,我幾乎從來沒有睡過懶覺。每天早上我媽都喊著:十點多了,還不起床!要不就直接進房間打開窗戶,但每次也就剛剛過七點。我跟她抗議,她說那你繼續睡,可我哪還睡得著呀!所以乾脆起床做早操去了。」
「我媽也是。每天早上催命似的,七點半上課,才六點半她就嚷嚷著要遲到了。」媛媛無奈地搖頭,卻又笑著說:「不過我上學的時候,倒是從來沒有遲到過。」
華子接著說:「跟我媽比起來,你們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有次我要參加一場考試,因為怕睡過頭,我就讓我媽喊我起床。但第二天我就後悔了。一大早被我媽叫起來,迷迷糊糊地吃了早飯,到了考試地點一個人都沒有,我看了下時間,竟然早到了一個多小時!」
大家哈哈大笑,直呼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我也跟著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媽的樣子,心裡泛起了絲絲甜蜜。
前段時間,因為忙於公司裡的一個項目,每天早起晚睡。看我非常辛苦,母親自告奮勇地承擔起了叫我起床的任務。有了母親「保駕護航」,再加上確實勞累,每天晚上才一沾床,我就沉沉地睡了過去。第二天一早,被母親叫醒後,洗漱、吃飯接著去上班,每次時間都剛剛好。
有一次因為肚子不舒服,提前醒了。正打算起床時,聽到母親和父親在我房門外說話的聲音。
「飯做好了,看看幾點了?」
「還不到六點呢,別急。」
「嗯,那等會兒再叫。」
「天冷了,不知道蓋好被子沒有?我去看看。」
接著,我聽到了開門的聲音,急忙閉上眼睛裝睡。母親躡手躡腳地走過來,替我蓋好了被子。
「還有二十分鐘,讓孩子再多睡會兒吧!」
我聽見母親小聲對父親說著,然後退出去,小心翼翼地關上了房門。聽著輕輕的關門聲,我突然感覺很踏實、很溫暖。
也許在我們看來,母親有些霸道,有些蠻不講理;她的時間標準不同於傳統的計時方式,甚至完全取決於她的心情;總是她說幾點就是幾點,不容許人反駁。但是我們卻忘了,這個「母親時間」的初衷,其實都是因為愛啊!而在這份時間表的背後,母親所付出的東西,比我們看到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