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蒙公祠(上)

文/吳鴻霖 |2019.02.25
1829觀看次
字級
蒙公祠位於中國大陸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蒙溪路上。圖/吳鴻霖

文/吳鴻霖

蒙公祠位於中國大陸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蒙溪路上,永欣寺的左側,善璉小學正對面。

去年七月下旬,我坐公車抵達善璉鎮,下著陣陣的颱風雨,走到永欣禪寺,三大門緊閉,以為沒對外開放,經過一個碑亭,看到隔壁的蒙公祠敞開大門,適合躲雨,像在迎接遊客,就先進來參觀。

蒙公祠大門外,左右人行道上各有一個小碑亭,亭內的石碑,都立於二○一○年九月。左邊石碑上的〈蒙恬傳碑記〉,碑文大略描述蒙恬初為獄官,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二二一年),成為將軍。相傳蒙恬護始皇巡遊其間,曾居善璉永欣寺,邂逅西堡民女卜氏香蓮,結為夫婦,並改良毛筆。《歸安雜錄》記載:「秦始皇東巡,蒙恬屯兵遊城吳越,納卜夫人。卜氏,字香蓮,賢而慧。取羊毛、兔毫製筆,書於帛,仕尉皆頌其才。」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後,蒙恬吞藥自盡。《歸安雜錄》:「蒙恬遇難,夫人攜幼子穎歸故里隱居,授鄉民以製筆三技。漢武帝時縊封蒙恬,立祠以祭,稱其地為蒙溪。」

右邊石碑上是〈重建蒙公祠碑記〉,碑文大概的內容:蒙公祠乃善璉筆工為紀念秦將蒙恬造筆功德而建。舊址在西堡原永欣寺旁,祠內供奉筆祖蒙恬、夫人卜香蓮及子蒙穎像三尊。宋代曾建筆塔;清初和民國時期都重建過蒙公祠。一九六七年,蒙公祠又遭浩劫,片瓦無存。善璉鎮人民政府和筆都眾鄉親,集資百萬,於一九九三年奠基圍土七餘畝,異地重建蒙公祠。二○一○年九月,新建祠門樓閣,重修蒙氏大殿,蒙公祠煥然一新。

走進蒙公祠,大門口左右牆上的海報欄,介紹啟蒙禮和蒙恬會。大門之後,兩側則有展館與長廊;左邊長廊下吊掛兩排毛筆造型的電燈泡,頗具創意。蒙恬堂是祠中主要的建築,門外的對聯:「惪配長城始皇帝,鋒藏采筆大將軍。」惪,為德的古字。堂內正面供奉筆祖蒙恬、夫人卜香蓮及其子蒙穎三尊神像,神像上方「勳策管城」是清同治年間遺留下來的舊扁額,牆壁懸掛蒙恬和他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弟弟蒙毅的畫像。

堂後的九曲橋與迎賢亭,在一個大水池中,池旁有樓閣和中國筆都畫院。水池右側有道矮牆,牆外是永欣寺,牆上碑刻不多,其中一塊以行草書寫一段明孝宗弘治年間的《湖州府志》:「湖州出筆,工遍海內,製筆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璉村。村有含山,山巔浮屠,其卓如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