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谷寺

文/葉含氤 |2019.01.29
2098觀看次
字級
日本關西地區有「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都是供奉觀音的佛寺,長谷寺是其中一座,在奈良縣櫻井市。交通不那麼方便,從京都過來,轉了兩趟電車,又走了將近二十分鐘才抵達。圖/葉含氤

文/葉含氤

日本關西地區有「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都是供奉觀音的佛寺,長谷寺是其中一座,在奈良縣櫻井市。交通不那麼方便,從京都過來,轉了兩趟電車,又走了將近二十分鐘才抵達。

要進本堂,得先走一段長長的登廊,共分上中下三大段。登廊頂上每隔約五公尺,即懸掛著長谷寺獨有造型的燈籠。這燈籠白色扁圓形,上下各嵌著仿青銅的蓮座,周圍圈以數匝銅飾。

從登廊下階往上階望去,頂上的燈數大而美,典雅有古意。腳下是和緩的石階,每一顆石頭都被踩出了光澤,稜角也被磨出了圓潤。這段階梯不陡,又因為有轉角,讓人看不見盡頭在何處,可是走在其間,會願意在這廊梯多停留一會兒,感受無事閒走的悠然,並不急著直奔向上。

既不是花季,紅葉也已凋零,寺院的來客不多。就連長長的登廊也寥寂無人。天晴朗氣明淨,前無人後有風,兩旁夾道的是培育中的牡丹,零星的含苞待放。

方圓數里,一派的靜,彷彿要將此山古老的光芒,全收攝在自己的身體與意念中。有那幾個霎那,甚至恍惚以為「自己」也不存在,無喜無哀。只專注一意地走著,沒有雜枝旁騖斜出。

這天是十二月十八日,據說此寺每月十八日是觀音結緣日。

堂裡供奉的十一面觀音,恢恢宏宏十公尺高,乍看時會因為其出乎意料的巍峨而有些驚詫。待再見時,才能細詳其貌。

因為是古物,堂內僅門外透進來的熹微天光,昏暗下只見其面容祥藹端妍,衣紋捲舒,似有隋唐佛像豐腴飽滿,又有宋明秀朗之氣。祂美,美得清長安定。我合掌禮拜,思忖,再怎樣淺薄之人,也能在仰望睇觀的百轉千迴之中,找到最貼近自身的初心琉璃。

大殿此刻有一僧人身著白色僧袍,端坐執行著法事,兩袖有清風,他在正前方燃起一盆火,仔仔細細地將信眾寫妥的護摩木置於火中,舉止從容且慎重。偶爾吹而來幾陣大風,傳出焚燒木片的劈劈啪啪聲。那些護摩木,乘載的全是信眾的心願。我站在殿門外,凝神靜看了好些時間。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身著白衣的僧人,那種白,如雪潔淨。想起剛進本堂前路過的洗手池,那池名喚「無垢」。

觀音,無垢,白衣,僧者。眼前的白衣僧像是觀音與世人之間的中介,將人間的種種願望,透過莊嚴儀式,傳遞給菩薩,讓祂能廣聽世人祈求,能俯瞰世間苦難。

人於世,至多百載。在悠長的時光長河裡,這一百年多麼微不足道?可是每一個年紀,每一個階段,不論願望或大或小,我們都渴望己身逢遇的諸事皆圓滿,萬事皆如意。偏偏人間事總與願相違,於是煙塵頻起,甚至不息不斷,矇了心念,如天網般縛住了自己。

這一座佛寺,在此屹立數百年,看歷史迢遙遞嬗,聽山風萬壑跌宕。而人世間起伏擺盪的,何嘗只是歷史與山風?

其實,未來永遠靜默如謎,因為這個「謎」,所以萌生惶惑與不安,但也因為這個「謎」,讓我們總能從荒木槁灰中生出希望。這廣天闊地用各種徵兆告訴我們:盛榮有時,凋枯有時;歡喜有時,哀悲也有時。如此想來,自縛的繩索會鬆落,心也就愈發疏闊了。

有一老婦繞著觀音像,一面走,一面膜拜,沉默地連走數圈,不時地從我身旁經過。也許發了願,也許要謝恩。繞行的步履矍鑠而堅毅,彷彿在說法。

本堂前方是與京都清水寺一樣的舞台建築,站在舞台上往天空的邊沿望去,是奈良周圍連綿的山麓。面向群山的正殿門上掛有一匾額,用漢文篆體寫著:「大悲閣」三字,牌匾的色澤與墨跡都已走過無數歲月,古老拙樸。

倒是迴旋在山林裡的風,天真而直野,撲撲簌簌的,很年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