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快速改變,對社會產生多面向的影響。勞動人口的減少,是經濟發展中最受關注的課題,中高齡人口就業,就成了各國最新的重點政策。同時青壯年失業率節節升高,是另一個隱憂。
促進青年人與銀髮族交流,從法令與就業機制的設計,讓銀髮族與青年世代,進行更多經驗交流、互相合作、彼此幫助,讓銀髮長者的寶貴經驗能夠傳承給下一代,而青年的實驗精神與創意也能與中高齡者分享,以青銀交流創造世代共融,則不但可以緩解勞動力不足問題,創造就業機會;且世代間有更多對話,讓社會和諧美好。
台灣嬰兒潮世代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其所掌握的國民所得大約有四成與百分之七十七的私人投資。嬰兒潮世代是有擁有資源的一群人,因此,如何善用嬰兒潮世代的能力與資源,並促成與年輕世代的合作,讓財富流動、經驗傳承,將可走出高齡陷阱。
青銀共創包括:一,尋找長輩擔任年輕人的創業顧問,這需要「世代共享平台的媒合。有意創業的年輕世代,往往不易取得資金,而在目前的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有積蓄的銀髮族也想尋求資金生利的機會,若僅以定存為理財方式,恐怕難以如願。
新興的青銀共創平台,就是透過世代互助的方式,提供青年人與銀髮樂齡族的創客資金。
二,銀髮服務業具有最夯的前景,但年輕人可能不知長輩需求,可以從服務長輩開始,尋求可以發展的機會。這樣的網路平台正可媒合年輕人的才藝和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青年工作機會。
青銀交流也可以是相反的方向,也就是由銀髮提供服務。例如保母、企業顧問、熟稔傳統技術的老師傅等。
三,嬰兒潮世代的長輩是捨得享受、願意投資自己的族群,因此青銀共創可以尋求讓長輩們更能實現自我的業態,幫助嬰兒潮世代打亮自我成就與快樂,找到人生的力量。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不同世代間的融合,已逐步擴大至食、衣、住、行、娛樂等各種層面,不同世代之間可以透過下列方式進行資源融合、經驗傳承:
一,青銀共居:這是指青年人與長者共同居住。和傳統家庭概念不同的是,青銀共居的「家」一定要建立在血緣或地緣關係上,而是透過彼此的同理心與相互需要而構築起來的。
透過這種人與人的連結,創造更多蘊含豐沛社會支持力的居住環境。
二,回聘退休老員工,發展青創團隊:「高年級生」要學習改變與年輕人互動的方式,不再倚老賣老、懂得尊重年輕人的創意,而年輕世代也要學習尊重及培養耐心,透過前輩的經驗,減少錯誤。
據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六十九歲以上族群的就業率,二○一四年達到百分之四十點七,這表示每五位老人中,就有兩位在工作。
男性的就業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女性也高達百分之三十一;職場中的「青銀團隊」已經成為日本企業的最新的特色,頗值得注意。
青銀交流可以鼓勵青年發揮創意,引導前瞻性的思考,並進一步透過結合銀髮族的資源,改善高齡社會所面臨的挑戰,鼓勵銀髮世代續留職場、傳承實務經驗,建構青銀跨代學習的全齡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