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頭來!向前走!」經歷過無數的障礙,終於勇敢往前跨出第一步。圖/妙慈
文/呂慧齡
在候診室看見一位約莫國小年紀孱弱的女孩迎面而來,步伐搖搖晃晃、危危顛顛地,我本能地起身向前要去攙扶,卻被一旁的婦人拉住制止。
婦人笑稱:「我們妹妹走得很好呢!」同時望著女孩說:「來!我們繼續走給這位阿姨看。」
白晢的臉龐一抹紅暈,女孩有點尷尬,羞赧地微笑著。
看著她一路走得顛簸,一步一步吃力地走著,雙手極盡向左右伸展,像是要取得身體的平衡,或是要摸索可以依靠的牆面、扶手。纖細的雙腳萎縮變形得像半蹲的ㄣ字型,腳掌無法完全著地,只能以腳尖踮步。
臨坐前,「喀」一聲,雙手熟練地、幾乎同步地打開膝關節,再「喀」一聲,打開踝關節,終於能安然就坐,等候看診。
婦人似乎明白我的好奇與驚訝,主動和我聊起母女的故事。說到內心的酸楚,不禁眼眶泛光,淚珠靜靜地滴落,一旁的女孩不明究理也跟著啜泣。
她說,當初很惶恐,只想盡力保護這個先天身障的小孩,即使醫師建議要及早做復健,放手讓小孩獨立,她都聽不進去。成天只是內疚著,始終將孩子抱在懷裡,捨不得讓孩子著地。
直到有一天,醫師拿出一則勵志的文摘給她看,她終於不再低頭看殘疾的那雙腳,嘗試著鼓勵自己與孩子,抬起頭看前方,因此看見了希望。
婦人轉述文摘的內容:「有一位美國高中生辛恩,在畢業前十天出了車禍,造成雙腳終身癱瘓,同車的朋友不幸喪命。這位青年平日努力的目標,就是希望能成為一名醫師。如今,除了肢障的殘酷打擊,更疑慮沒有機會成為醫師了。面對茫然不知的未來,怨天尤人、意志消沈、自暴自棄的念頭不斷在心中翻騰。但認真思考之後,選擇接受事實,挑戰命運。
他勇敢地接受醫院各種複雜的治療與艱辛的復健,並在學業上努力不懈,終於取得美國南伊利諾生理學的學士學位。當要進階申請就讀醫學院時,幾乎被全美國的醫學院拒絕。憑著堅定不移的目標,他再接再厲申請,終於有機會就讀喬治亞醫學院。優異的表現,讓他在學生時代就獲得臨床神經醫學獎,當選為醫學榮譽學會會長,成為該校第一位坐著輪椅畢業的人。」
「與其常常注意自己的不足,不如注意自己的長處。」成功之後的辛恩這麼說。
這位婦人感謝醫師給予啟示與協助,讓她轉念後面對現實,重新燃起了希望。她感慨地說,剛開始做復健時,只會盯著孩子的雙腳,身心的勞苦愁煩不斷考驗生命的耐力。她總是堅定地浮現希望的目標,藉此產生積極的動力,和孩子互相鼓勵:「抬起頭來!向前走!」經歷過無數的障礙,終於勇敢往前跨出第一步。
聽完這位婦人的傾訴,讓我想到在生活當中,常有許多迷惘躊躇,如果只專注在缺陷,只會掉入失望的旋渦,失去成功的機會。何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轉個方向,嘗試改變現況,像這對母女的改變,抬頭看見希望,愈挫愈勇。
相逢自是有緣,我以星雲大師二○一三年墨寶春聯的字句祝福她們 :「曲直向前,福慧雙全。不要害怕人生的道路曲折,昂首向前才有活路。」並將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愚笨的人,熬過痛苦,忘記經驗;平庸的人,經歷痛苦,才能獲取經驗;聰明的人,吸取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智慧。」與她分享。
婦人若有所感,喃喃自語重述著:「曲直向前」、「吸取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智慧。」她不自覺會心一笑,在一旁的女孩看到媽媽笑了,也天真無邪地跟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