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許多人正著手規畫旅遊行程。有不少過敏體質的民眾,更被建議要做好出遊計畫,以免因環境、作息、飲食等改變,相對地提高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風險。
對於計畫詳細做好行前準備的民眾而言,確保旅遊安全的方法,除了事先備妥內服及外用的藥物或噴劑,更應對環境的變化勿掉以輕心。
首先,千萬不要以為氣喘或皮膚過敏只有在天氣寒冷或季節變化時才會發作,夏日期間突然發作的患者亦不在少數。畢竟,引發過敏的原因,除了體質因素之外,環境的刺激誘發是最常見的原因。
過敏患者出遊前,應先確認旅程中可能接觸到的過敏原。乘坐交通工具時,可能會因為密閉空間的灰塵、乾燥空氣或烈陽、冷氣,或同行中有人抽菸而造成過敏或不舒服,如果預先知道會有這些情況發生,可先請醫師開藥來緩解路途中的不適。若空氣過於乾燥,則可多喝水或戴口罩來保濕。
住宿方面,可以先向店家說明狀況以及需要的特別配合,例如有些小木屋或民宿可能會有較多的灰塵、黴菌、小蟲等,要在這些地方住宿時可先要求特別的打掃;很多大飯店都會使用抗菌的窗簾、地毯等,寢具也都會經過高溫殺菌,可以事先詢問清楚。
若是要出國旅行,則可能會接觸到和在家完全不同的天氣型態,應該事先將旅遊地區的氣候、可能從事的活動調查清楚,與醫師討論並請醫師開出適合的處方藥物。
氣喘患者出遊應準備必須攜帶的藥物,並做一份「緊急應變計畫書」,內容包括緊急處理步驟、診斷書、過敏原清單、醫師聯絡電話等。若旅遊地是國外的話,則要準備一份英文的版本。另外,出遊前最好也能先確認當地醫院位置。
其實,真正萬全的準備,應該要從平時就開始做起。病患若能控制良好,平日就穩定用藥,降低氣管的發炎,同時減少皮膚抓搔產生傷口,即使面對環境變化,或是旅途中的其他刺激因子,也不容易有緊急發作出現。
此外,食物禁忌在異位性皮膚炎上扮演重要角色。建議出外旅行時,老字號患者儘量吃蔬食,不吃大葷或有殼海鮮,如果已經發病,就更要忌食蝦、蟹、海鮮、堅果食品,而巧克力、乾果、魚乾等加工過食品,最好也盡量少吃。
至於肌膚的保溼及保養方面,切忌使用含香精、防腐劑成分、乳化劑、界面活性劑的用品,代之以優良的保濕成分如甘油、角鯊烯、分子釘等。
此外,皮膚科醫師廣泛推薦的品牌,例如「理膚保水」系列產品,萃取自法國理膚寶水溫泉水,含有豐富的硒,即使是異位性皮膚炎、牛皮癬患者都可使用;雅漾活泉水來自法國席維尼斯山區的泉水,含有豐富的矽,也適合乾癬、皮膚發炎者使用。
此外,優良的植物油脂,可從外面形成保護膜,對抗外界環境刺激,例如乳油木果油、甜杏仁油、荷荷芭油等,都不太會造成肌膚阻塞,必要時可直接塗抹在全身肌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