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婆秋葵拌飯 圖/郎英
文/郎英
追韓劇時,經常看到劇中吃拌飯的畫面,大碗公裡盛滿白飯,倒入各式泡菜小菜,拿起長柄湯匙使勁攪拌,然後大口大口送進嘴裡,吃得很是津津有味,一臉幸福滿足模樣。
剛開始,對這種大雜燴吃法不太能接受,飯菜不是應該分開且一菜一碟嗎?全部混在一起,哪吃得出來什麼是什麼呀。可是,自從和孩子體驗過「石鍋拌飯」後,我的想法和習慣全改觀了。
台中教育大學校本區前,有家溫馨韓食小館,因近學校又經濟實惠,時常高朋滿座,不只學生族群愛來,連鄰近住家或像我這樣慕名前來的客人很多。一向不喜蔬食的兒子,來到這兒變了個性,紅白蘿蔔、海帶、青椒、小黃瓜和煎蛋切成絲狀,呈放射狀鋪排整鍋的什錦五色拌飯霸氣上桌。他像男主角一樣帥氣拌飯,接著張開大口,大快朵頤品賞美食的模樣,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嘖嘖稱奇。
在家仿作料理,雖然少了石鍋熱壓而出的焦黃鍋巴,但小菜配色用心鋪盤,加些孩子愛吃的鹹雞蛋和南瓜子,亦深獲孩子喜愛。頗感欣慰,從嘗鮮試吃到潛心試作,創發不少拌飯款式,從此,我也愛上拌飯。
有陣子,看到市場販售蘋婆果實和秋葵,腦中馬上浮現一幅花草美麗圖相,二話不說,擠進人群挑滿一袋。
回家後,先將蘋婆加水加鹽蒸熟,去殼挖出黃色果仁,秋葵和香菇涮熟切段切絲備用,再從電鍋取白飯裝盤鋪底,蘋婆果排成圈花瓣,花心是辣拌土豆,香菇絲如花絲般伸展,秋葵如小蜜蜂穿梭其間,點點芝麻和椒粒是花粉飛溢,實乃僅此一家絕無分號的私房「美」食哩。
有時,女兒胃疾不適,因此我常看健康資訊報導,多吃南瓜和高麗菜有助於舒緩胃腸不適。
茉莉花性甘溫,素有「保胃花茶」美稱,還能穩定情緒讓心情舒暢,因此便以茉莉花茶代替米水煮飯;將高麗菜撕片、南瓜切塊、山藥滾刀和秋葵切段,放入白飯同煮。
當有點黏稠又會牽絲的茉莉南瓜拌飯上桌時,金燦燦色澤亮眼,讓女兒胃痛引發的抑鬱情緒得以開朗,視覺效果已先成功治癒一半。
挖起一大瓢黃金飯,叮囑孩子細嚼慢嚥。「慢」食,顧胃也品味,有清香、有甜香還有軟綿綿暖嫩感,不一會兒,碗底朝空。生病時,除了休息,吃得下就好得快,「茉莉南瓜拌飯」功不可沒。當然,我也一同享用美食,有道是養生保健勝於病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