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去年底內政部警政署公布數據,青少年騎乘機車肇事死亡人數持續攀升,大學生交通事故中,高達八成五死亡事故都與機車肇事有關,「肉包鐵」的機車成為大學生交通事故頭號殺手。
筆者以為,為減少大學生機車交通事故死傷,除加強宣導機車駕駛人上路須減速慢行與警察嚴格執法外,執行面宜多管齊下。
首先,在主要幹道畫設汽、機車分流警告標示,藉汽機車分流減少汽車與機車衝突機率,在易肇事路段增設紅綠燈、防撞導桿、路口裝設側向來車感應燈提醒機車駕駛注意。
其次,機車駕照筆試內容不只要增加情境題比例,更宜針對較常發生的交通事故,重新設計路考內容,著重提升對路況認知與應變處理能力。
最重要者乃鼓勵大學生多利用公車、U-bike等公共運具代步。如新竹市交大不發機車證給大一新生,在校內廣設U-bike點,並與新竹科學園區共同出資設免費巡迴巴士,便於學生搭乘往返交大、清大、科學園區與新竹高鐵站。當地中華、元培、玄奘等三校也在四年前開放公車進入校區,使機車肇事次數減半,中華大學更祭出誘因,鼓勵學生搭公車累積至一定次數,可領取獎金。中市朝陽科大、台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等校也開放公車駛入校內,方便學生代步,對降低機車肇事有顯著成效。
當然這更需要各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重視公共運輸,提供安全、便捷、班次與路線密集的公車服務,增加對公共運輸業者補助方可達成。
涵芝(台中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