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俊傑 創平台提攜古典樂後進 郭士榛 |2018.12.29 語音朗讀 84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嚴俊傑與樂團合作愉快。圖/嚴俊傑提供 和小提琴家林品任(左立者)一起受邀參與今年歲末音樂會。圖/嚴俊傑提供 與恩師魏樂富(左1)合作即興表演。圖/嚴俊傑提供 圖/嚴俊傑提供圖/嚴俊傑提供 文/郭士榛 演奏完12月31日的歲末音樂會,新年伊始,嚴俊傑將投入自己辛苦策畫的「2019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致力創造台灣音樂學子表現、交流的平台。嚴俊傑表示,鋼琴藝術節主要目的,是以教學、傳承和給年輕音樂人一個舞台,進而可以和國際接軌,讓世界看到台灣的機會。 每位老師都是貴人 談起自己學音樂的過程,嚴俊傑開心表示,從小到大的老師都是他的貴人,3至5歲時的鋼琴老師陳香如,會在小孩彈琴時哼唱學生彈奏的曲子,引發孩子彈琴的樂趣,但因老師後來遠嫁,媽媽只好為嚴俊傑另覓鋼琴老師。 「後來在國語日報音樂才藝班遇到陳美富老師,我有點怕她,因為她會一直修正我的彈琴手勢,但這卻為我打下很好的基礎,給我很多鋼琴演奏的正確觀念。」後來嚴俊傑才發現,國語日報的兒童音樂班是專為要報考小學音樂班的先修班,嚴俊傑也在嚴師督促下考進敦化國小音樂班,加上經常參加比賽得獎,從而激起他朝向古典演奏的方向努力發展。 國中時,受教於魏樂富老師,「由於魏老師是德國人,知道哪些思想是台灣環境較少接觸的,所以給了我許多怪怪的啟發,像是要我讀聖經,看羅馬神話,或看許多可怕電影,像是看二次世界大戰影片,看集中營或俄國監獄等影片……」一路陪著嚴俊傑的媽媽曾很不了解,老師為何要兒子看這些片子,直到後來才明白這對嚴俊傑日後銓釋曲子大有助益。 另類啟發受益良多 嚴俊傑表示,若沒看過這些片子,日後演奏起這類曲目時,根本無法理解音樂中的深意,不知曲目中要詮釋什麼情感,像是1939至42年普羅科菲耶夫寫《戰爭奏鳴曲》,即是寫二次大戰最可怕時期的現況,加上俄國十月革命、二月革命,當時戰爭中人們生活的變化,不是一個國中生能夠理解的,直接看影片的吸收力比書籍快速,當彈奏到音樂中內心吶喊、尖叫、恐怖情境,才能理解並演繹作曲家的心意。 魏樂富和葉綠娜老師因在台灣和各界廣結善緣,加上當時嚴俊傑又得獎無數,所以一鼓作氣要年紀還小的他出書也出CD,同時舉辦很多演奏會,「在音樂事業上,魏老師和葉老師給了我很多擴展的機會。」 國中畢業後,嚴俊傑放棄在國內保送升學機會,考進德國漢諾威音樂院就讀,15歲起隨柴可夫斯基大賽金牌得主Vladimir Krainev教授學習,但提起這位名揚歐洲的名師,嚴俊傑至今臉上仍顯懼色。 嚴師高徒衝突不少 Vladimir Krainev的學生個個都得過國際大賽獎項,雖然當時嚴俊傑也已是國際鋼琴比賽得獎人,但隨這位老師學琴壓力仍大,他每次上課,要學生像大演奏家一樣先彈一小時曲子,但往往學生辛苦彈一輪,他只說二個字:「很爛」,有時說:「空的」,直到現在,同學們談起恩師仍覺心悸。 嚴俊傑有次彈柴可夫斯基協奏曲給Vladimir Krainev聽,「這首曲子我13歲起就開始彈了,也曾和很多樂團合作過,那時老師幫忙彈第二鋼琴也就是樂團部分,因樂譜我已經背很熟,當時彈的很順,就沒有很在意看譜,偶爾看一看就蓋上,來回數次後,老師突然把我的樂譜由窗子丟到樓下廣場,再要我去冰天雪地的室外把樂譜找回來。」 「他生氣罵我不看譜,他不想聽我彈奏了,老師認為,再熟的曲子每次彈都要再次認真看譜演奏,不可輕忽,說完就把我趕出去。」那時嚴俊傑才16、7歲,當下氣憤又委屈,覺得老師很可怕。 赴美終悟恩師苦心 可當老師過世後,嚴俊傑去了美國,才發覺老師給他很多音樂想像的啟發,尤其老師在演奏課堂上的示範,無形中透過音樂闡示了深厚的藝術性,嚴俊傑感恩的表示,這位在德國的俄籍老師給學生的深厚訓練,幫他日後在更多國際大賽脫穎而出,在音樂發展上也厚植很多實力。 在德國待了近10年的嚴俊傑,讀研究所時前往美國師事John Perry,「當時我是老師的助教,會隨著老師指導學生,兩人交談,就像是老師和老師間的交流溝通,也學到許多新的琴藝。」嚴俊傑說,每個階段的老師都給了很多知識和技藝,但他認為,老師只是打開學生內心已有的東西,若學生內部是空的,老師的話也只能裝飾盒子。 嚴俊傑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多年來培育出多位優秀學子,嚴俊傑的教學方式是融合他所受教老師們的方法,卻更偏向德國老師風格的嚴格要求,雖不會罵人,但要求學生要達到國際級水準,能登上他心中的那個舞台。 不忘初心全心投入 古典音樂在追求一種理想,是極致美感的追求,而一位演奏家一定在心中有分堅持和理想,要知道既定的目標,才不容易迷失,所以藝術家雖然要了解大眾想聽什麼,但切不可忘記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夢想。 2019年嚴俊傑除了忙於第3屆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外,還將和知名電影人張艾嘉合作全台巡演,年底也有其他國內外演出計畫,因而決定向台師大請假一學期。「做一件事就要全心全意投入。」就是這分堅持和努力,造就嚴俊傑成功的主因。 平凡乖學生 參賽蛻變 嚴俊傑是一位古典鋼琴演奏家,13歲即獲第3屆國際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樂大賽第3獎,他深深感受到台灣在文化推廣方面,在國際上太弱勢,因而年輕的他內心一直有一願望:「台灣的文化人可以自己站出來,和國際接軌,讓國際人士更認識台灣,也更尊重我們。」這一火花激起他於2017年排除萬難舉辦了第1屆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 如今已進入第3屆的鋼琴藝術節,嚴俊傑指出,參加比賽的台灣小孩,水準不會比國外的差,可惜的是台灣小孩還是很仰賴父母,生活方面比較沒有目標,音樂班或音樂系小孩在音樂上反而比較沒有想法。 「可能是現代資訊太發達,反而很多東西年輕人不會珍惜。」嚴俊傑說,過去錄音作品不易取得,花錢買CD所費不貲還不一定買得到,現在Youtube及許多網路平台處處皆可得,加上新媒體及大眾文化、流行文化的東西十分普及,年輕人某方面比以前的年輕人成熟,但想像力反而變少,也不知如何說故事,這是很可惜的事。 「學生對音樂,應要全心全意的投入,才可做出些成績。」嚴俊傑特別以一位參與鋼琴音樂節比賽的孩子為例,「他是一位看起來不怎麼樣的乖學生,看起來十分木訥、內向、古板,前2年聽他彈的曲子很沒有靈性,直覺這小孩應不會再有進步的空間,可是前3屆比賽他都報名了,今年再聽他演奏感覺有些變化,這個學生藉音樂節比賽的力量,讓有心的自己不斷進步,也讓評審老師重新看到他。」 國際鋼琴藝術節一月開幕 嚴俊傑策畫的「2019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將於1月22日至2月1日在台北舉行,希望能建立台灣自己的音樂節品牌。 第3屆鋼琴藝術節將邀請到華沙蕭邦鋼琴大賽傳奇得主鄧泰山、鋼琴家並且是莫札特權威列文、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副主任暨史坦威藝術家瓊斯、美國舊金山音樂院鋼琴教授永井良和、韓國最受矚目之一的青年音樂家李振尚、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教授朱喜晟、中國中央音樂院主任張欣寧,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韋丹文,與馬來西亞大學知名鋼琴家與作曲家黃仲林等,來台辦大師班,提供國內外音樂學子迅速茁壯的園地。 另有魏樂富、葉綠娜、諸大明、鍾家瑋、賴如琳、鍾曉青、葉孟儒、楊舒婷、廖皎含及盧易之等台灣鋼琴家指導學員,分享台灣的古典音樂累積成果,促進台灣與國際之間的經驗交流。 嚴俊傑表示,這2年,許多參與過大師鋼琴藝術節的學員,音樂表現進步神速,在國際音樂比賽中履獲捷報。像是美國籍學員Nathan Lee在2018年成功登上卡內基音樂廳,舉辦個人鋼琴獨奏會;台灣鋼琴家李馥安榮獲美國史坦威青少年國際鋼琴大賽第2名;張凱閔曾獲得庫柏國際鋼琴大賽2獎;14歲林灝維榮獲丹麥奧胡斯國際鋼琴大賽第2名;江璟亮也獲邀TVBS新聞台《看板人物》專訪。 藝術節的重頭戲,1月22、25日將在誠品表演廳、國家音樂廳舉辦「大師雲集星光璀璨」音樂會;1月26、27日在師大附中樂教館演奏廳,舉辦5場「明日之星音樂會暨超級新星協奏曲選拔比賽」,對學員而言不僅是難得可貴的演奏舞台,更可爭取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樂季登台演出的機會。 前一篇文章 李三財 以公益行動感謝台灣 下一篇文章 小提琴家蘇顯達 堅持分享有感音樂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6【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7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8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