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財 以公益行動感謝台灣 文/伍莉 |2018.12.15 語音朗讀 8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定期贊助口足畫家舉辦個展。圖左為口足畫家周玉茹。圖/就諦學堂提供在金甌女中成立亞洲語文中心,培育南向人才。圖/就諦學堂提供 李三財牢記母親「及時行善」的遺訓。圖/就諦學堂提供五語+N學堂內,學員熱烈討論。圖/就諦學堂提供今年二月號召朋友一起出資,隨公益醫療團送5萬套文具到柬埔 寨給當地兒童,右一為李三財的父親李光,左一為女兒。圖/就諦學堂提供 文/伍莉 今年還不滿40歲的就諦學堂執行長李三財,堪稱是新住民的典範人物,不但年紀輕輕就創業有成,而且30歲剛打下一點經濟基礎,便開始回餽台灣這塊給他機會成功的土地,不但提供獎學金回餽高中及大學母校、幫助更多東南亞新住民成為少數語種教師、和金甌女中合作培養南向人才、贊助各國失學學生受教育…… 赴台求學翻轉命運 李三財出身香港底層,幼時家中唯一支柱的父親,長年在攝氏40度高溫的棉花工廠工作,一家六口擠在幾坪大的木屋中求生,讓當下自身條件不足的李三財自覺「在香港看不到未來」,因此18歲高中畢業時,便向朋友募得學費,再斥資買一張單程機票,便來台求學,還曾誓言:「10年內若沒有成功,絕不回香港。」 在僑大就讀一年,並爭取到五年清寒公費獎學金,李三財考進世新大學就讀,期間他拚命打工也拚命參與社團,午休就到學校當臨時總機,還破例以非台生當選學生會會長,培養很多後來創業的特質。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李三財來台後才知,因為1995年台灣修訂「兩岸關係法」,香港僑生不再能如以往輕易轉換為台灣國民身分。為了不離開台灣,原本成績頗佳的李三財,一共技術性延畢了4年,期間就在世新大學的立報當兼職廣告業務,沒想到這個機緣,也開啟他日後和語言教育的不解之緣。 教說粵語找到生機 「有次因為實在拉不到廣告,我乾脆自己放上『想學廣東話,請找我』的廣告。正好之前台灣十分風行港劇,很多人對學廣東話深感興趣,所以報名的學生很多。」當時為了打知名度,李三財也動腦筋在奇摩家族(雅虎「無名小站」前身)發布訊息,直到多年後 還有人找上門來學廣東話,讓李三財首次體驗到網路打破時空地域的神奇效應。 李三財不否認,剛開始家教工作時,整個台灣都是他的教室,但無論在北中南各城市,學員家中或連鎖咖啡館,李三財都認真教學、不敢怠慢。隨著時間過去,李三財不但靠教學收入解決生活問題,也逐步累積口碑和人際網絡,教學經驗更加純熟。 大學還沒畢業,李三財就創業了,然而,當他正式成立粵語工作室,卻遇上20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來襲,市場景氣低迷,大不利於招生。好在李三財遇到一位好房東李百萬先生,願意先將附有課桌椅的教室租給李三財,說好等他收到學費後,再支付押金及房租。 零元創業趁勢而起 在沒有後顧之憂下,李三財成就「零元創業」的奇蹟,不用貸款就得以順利開班授課。初期,李三財開設的語言課程包括英語、日語、越南語及韓語,隨著公司成長,李三財慢慢發現自己的價值。首先,補教事業做得好,收入並不比大學教授差。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能協助前往香港結婚、工作、移居的台灣人,加速融入當地生活,減少相處上的文化隔閡。 2005年,李三財決定把產品課程鎖定在韓語上,逐漸放手日語、英語等課程,並開始架設網站,分眾行銷。2008年底,馬英九總統為振興國內經濟,決定隔年發放每位國人3600元的振興經濟消費券,李三財看準商機,趁勢推出「3600元就能學韓語」活動,意外引爆韓語學習熱潮,報名絡繹不絕,替公司賺進一大筆收入。 而立之年五子登科 也在那一年,公司站穩了腳步。當初拿著「消費券」來報名的學生,不少人都留了下來,加上小班教學效果佳形成口耳相傳,往後來上課的學生愈來愈多。隨著公司逐步穩固,李三財於30而立這年,趁金融海嘯後期開始置產,迅速累積資產達千萬以上。 33歲那年,李三財達成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五子登科」,讓他了解到,成功的途徑除了讀書,創業、做生意同樣可以累積實力回報社會。他確立投身語言教育的人生目標,也感恩一路上眾多貴人援助,尤其是台灣公費獎學金的協助,在「抬頭苦幹」之餘,立下讓韓語補習班從「商業機構」逐步走向「社會企業」的願景。 行愛彰顯母親行誼 然而,就在李三財事業和投資轉佳之前,母親卻罹癌病逝了。雖然李三財在母親生前傾財力醫治及返港陪伴,對家庭的照顧讓母親十分欣慰,但母親「行善應及時」的遺訓,讓李三財決定以母親陳就娣之名在母校成立獎學金,彰顯母親一生奉獻家庭的偉大行誼。 2013年,李三財將自己創業歷程整理記錄下來,出版首部自傳作品《抬頭苦幹》,從這個分水嶺開始,李三財走上公益人生,常不計成本的受邀前往不同學校演講,與台下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他常說:如果連李三財這樣一個出身香港草根,沒有人脈與資金的人,都有機會成功,沒道理台灣的青年們不能成功。 李三財還陸續成立「就諦學堂」舉辦100 場以上的東南亞公益講座、成立「就諦書坊」專賣東南亞書籍、捐書設立「就諦書箱」鼓勵偏鄉及家扶孩子閱讀、提供民眾免費學習東南亞語言的機會,還扶植新住民老師站上講台授課,培養約20位素人老師陸續進入國中小擔任母語老師,其中更有三人已成為大專院校講師。 港生的亞洲公益夢 李三財小有成就後,就想感恩曾經幫助過他的恩人,結果他發現,許多恩人都過得很好,不需要李三財的回饋,於是他便將自己的關愛,回饋給香港可道高中、僑大、世新等母校,及國立體大合計8所學校獎學金,受邀成為家扶基金會扶幼委員、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還捐助台灣嘉義等偏鄉、緬甸、柬埔寨、中國大陸……各地需要幫助的年輕朋友。 創業從商卻愛讀書 2014年李三財回到故鄉廣東清遠,原本只是簡單地想著「衣錦還鄉」,卻因緣際會捐贈50萬元幫兩間受水災影響的國小添購圖書,提供當地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材料,幫助當地1000多名小學生充實精神糧食。 從此,他捐助圖書捐出了癮,不但在台灣偏鄉大量捐書(取名「就諦書箱」),還曾一口氣捐2000 本新書給新北市圖書館,捐助各地偏鄉及家扶中心數千本書,今年九月更親自送書到緬甸秉孔的明德華校,為原本沒有圖書館的學校打造軟硬體兼備的閱讀空間。 為感念母親,他於2012年設立「香港華僑陳就娣女士紀念中心」,作為台灣青年、僑生與新移民的一處活動中心。他並訂閱一年《四方報》給全台319鄉鎮圖書館,讓移工與新住民能讀到來自母國的語文。 和東南亞情緣極深 就娣紀念中心和《四方報》並合作成立「五語+N學堂」,首創東南亞語言教學機構,提供台灣民眾免費學習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等七國語言。六年多來,前後至少培育了100位師資,更吸引3000多位國人有志學習東南亞語言,可說是對台灣連結東南亞文化貢獻良多。 2013年紀念中心搬遷到台北車站前亞洲廣場,更名為「就諦學堂」,除陸續舉辦上百場公益講座,幫助國人認識東南亞各國文化,更於去年在新北市永和區成立專販售東南亞書籍的「就諦書坊」,聘請來台留學的僑生擔任店長,方便國人有機會深入東南亞文化。 用公益推語言學習 腦筋動得很快的李三財經常藉力使力做公益,舉例來說,就諦學堂剛成立時,菲律賓不幸遭遇海燕風災,因為學堂正好有菲律賓新移民講師,李三財便以凡捐款新台幣600元以上給菲律賓海燕風災或台灣家扶中心,即可免費學習菲語的方案,吸引民眾報名,打響就諦學堂的名聲,也募到一筆救災金和家扶兒童助學金。 他並和金甌女中合作成立「亞洲語文中心」,出錢出力鼓勵民眾免費學東南亞語,培養新南向人才,同時和台北商業大學合作成立「東協研究中心」,讓商業人才放眼全世界市場。 前一篇文章 張翎堅持完成7歲夢想 下一篇文章 嚴俊傑 創平台提攜古典樂後進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 作者其他文章【全球暖化】阿拉斯加棕熊改吃素悲傷母豹的驚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