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右)是著名相聲大師馬季之子,2014年出席中國相聲群英會。
圖/中新社
整理報導/高淑怡、江琤琤
1968生的馬東,今年50歲,他的父親是相聲大師馬季,父子兩人都是以說話立身。十幾年前,介紹馬東一定要說他是相聲大師馬季的兒子,如今和中國大陸新生代提起馬季,必須說是主持人馬東的父親。
二○一四年愛藝奇出品的《奇葩說》,內容以辯論形式撞擊出最獨特的觀點,堪稱「最敢說」的中國說話達人秀節目,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一推出便得到豆瓣九點一的高分評價,也掀起中國大陸視頻行業的網綜熱潮。
如今四年過去,《奇葩說》第五季在愛奇藝平台上線,熱度依然不減,話題度滿分,節目背後的靈魂人物正是馬東,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奇葩說》和米未傳媒。
網綜發展勢頭迅猛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二○一七年全球網綜共計二百六十四檔,中國網綜數量是九十八檔,預測二○二○年,中國大陸的娛樂內容產業將達到人民幣一萬億元產值。其中,劇集和綜藝的發展勢頭最迅猛,市場龐大。
《奇葩說》的成功不僅表現在播放量和口碑上,目前為止,《奇葩說》系列的廣告收入總數達人民幣十五億元,米未傳媒於二○一六年對外宣布獲得A輪融資,投資方為基石資本。基石資本合夥人林凌認為,米未傳媒符合目前「視頻內容網絡化、內容為王、網生內容精品化」等大趨勢,也契合基石資本在文化娛樂產業的投資規畫。事實證明基石資本投資正確,除了《奇葩說》,米未傳媒出品的《奇葩來了》、《飯局的誘惑》等節目也有非常好的成績。
事實上,馬東創辦米未傳媒時,選擇央視最年輕的總導演牟頔合伙,成立之初即獲得創新工場領投、娛樂工場跟投的pre-A輪投資,李開復與娛樂工場創始人張巍表示這是雙方在文化產業所投的最大一筆項目。
米未不僅僅做網綜做得好,二○一六年,米夫的音頻節目《好好說話》在喜馬拉雅FM上線,每天八分鐘的音頻教人如何「避開溝通雷區,把話說得漂亮得體」。這個付費的音頻課程由馬東擔任課程總監,首日銷售額就突破人民幣五百萬元。
這是馬東在知識付費上的第一次實踐,顯然,他成功了。在知識付費上,馬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做個好內容,既要有商業邏輯,要對未來市場具有敏感性,還要抓住內容創作邏輯的核心,那就是製作內容的人。有了人,就有了原生性;做好這些,錢自然會來找你。但因為知識付費是個新興產業,人們對付費內容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依然存在疑慮。對此,馬東表示,知識付費最重要的一點是「內容為王」。好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存活時間。
星二代也是創一代
一九六八生的馬東,今年五十歲,他的父親是相聲大師馬季,父子兩人都是以說話立身。十幾年前,介紹馬東一定要說他是相聲大師馬季的兒子,現在和中國大陸新生代提起馬季,必須說是主持人馬東的父親。
轉戰網媒之前,馬東在央視身兼《挑戰主持人》等節目主持人、二○一一春晚語言類節目導演,以及欄目製片人等多種職務,可謂央視主持一哥。事業如日中天,馬東卻於二○一二年下半年,突然從央視辭職,轉而進入愛奇藝,擔任首席內容官,全面負責愛奇藝的電視劇版權採購及自製節目的策畫製作。
愛奇藝目前在中國大陸發展得如火如荼,市場規模逐年翻番,業內人士認為「擁有個人想法與傳媒理想」的馬東轉戰於此,顯然是看中了這個代表未來媒體發展趨勢的優質平台,愛奇藝也能夠為這位有想法的傳媒人施展的空間。
為何選擇新媒體,馬東認為是其性格使然,雖然在體制內穩步上升有穩定的前景,但他更希望尋求刺激、變化大又能接受的全新生活。入職愛奇藝之後,馬東表示相較於傳統媒體,他在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比起過去做同樣的事,更為簡單直接也更有效率。
二○一五年,馬東與愛奇藝轉換了合作方式,他正式創立米未傳媒並出任CEO,致力於互聯網內容的生產、開發及衍生。不因名利的牽制而改弦更張,只專注而執著地做自己愛做的事!這是馬東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對米未傳媒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