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吉麗嘉多食品公司總經理】劉樹童 父子接力打造巧克力夢工廠 文/記者陸華東 |2018.12.02 語音朗讀 25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樹童與學員交談。 圖/新華社 劉樹童(右二)和兒子(左一)在手工坊內合影。 圖/新華社 劉樹童創意設計的巧克力 圖/新華社 文/記者陸華東 星相巧克力、小狗巧克力、抹茶巧克力、萬聖節巧克力、杏仁巧克力……每當有學生或者客人來訪,劉樹童都會興奮地從冰箱裡一一拿出他自己手工設計製作的各式精美巧克力供大家品嘗。 六十五歲的劉樹童是高雄人,目前擔任常州一家巧克力手工坊的技術總監。雖然頭髮已經花白,劉樹童卻對巧克力這種似乎專屬年輕人的「浪漫食品」痴迷不已。談起巧克力的歷史、製作、文化,劉樹童總是精神煥發,滔滔不絕。 細心教學的「劉老師」 「溫度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讓奶油沸騰起來。」「攝氏八十五度後倒入黑巧克力。」「將巧克力液體倒入塑料方盒中,抖一抖,除去空氣。」十一月一日下午,新華社記者來到劉樹童所在的巧克力手工坊時,十二位學員正在「劉老師」的指導下認真製作原味生巧。 調溫、攪拌、冷凍、撒粉、切塊,每一個步驟,劉樹童都會走到學員面前親自指導。雖然不少學員都是第一次手工製作巧克力,但是在劉樹童的細心指導下,學員學得有模有樣。 製作過程中,有些學員在奶油溫度沒到攝氏八十五度時就開始攪拌,有些學員攪拌不夠均勻,還有些學員沒到規定冷凍時間就把巧克力從冰箱中取出來。看到學員略顯心急的動作,劉樹童總會微笑著上前叮囑學員們耐心一些。「做巧克力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心急是做不出好巧克力的。」 當看到有學員做得有模有樣時,劉樹童總是笑著誇上一句,「你做得挺漂亮的」。即使有些學員最終做出來的巧克力品相、口感都不太好,劉樹童也都會鼓勵這些學員再接再厲,並把學員的作品精心包裝好,讓學員帶回去與家人分享。 「學員們做出來的巧克力雖然品相上有差別,但都是自己親手製作,吃起來自然別有一番味道,那種成就感會讓學員更加愛上巧克力。學做巧克力關鍵要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愛鑽研,後面就會愈做愈好。」劉樹童說。 熱心傳播巧克力文化 除了為學員講授巧克力設計、製作技巧外,劉樹童更喜歡跟大家聊一些巧克力的歷史和文化。 「目前大陸吃巧克力的人愈來愈多,但是真正懂巧克力的人比較少,巧克力文化還沒有形成。所以我就想做一些事情,讓更多的人了解巧克力,DIY就是一種傳播巧克力文化的重要互動方式。」劉樹童說。 為了普及巧克力文化,劉樹童甚至還曾歷時一年,在《常州日報》連載了五十一篇介紹巧克力的文章,包括巧克力與健康、巧克力歷史與文化、巧克力的製作、巧克力世界四部分。 細心的他還專門將這些文章剪下來,裝訂成冊,取名為《巧克力傳奇》。採訪期間,記者從劉樹童手中接過這本「寶典」,發現裡面的文章篇幅不長,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比如〈吃巧克力會發胖嗎〉、〈如何品嘗巧克力〉、〈節日巧克力怎麼挑〉等等。 「吃巧克力會不會發胖?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我。其實,每天吃三到五片優質黑巧克力,特別是無糖黑巧克力,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更能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心情,不用擔心發胖。」劉樹童說。 「品嘗巧克力是各種感官的全面參與和享受,要眼到、鼻到、耳到、手到、口到。」「清朝康熙年間,巧克力可能就已經來到中國。」在劉樹童的巧克力「寶典」裡,巧克力相關的知識讓人讀著津津有味。 因禮盒包裝 與巧克力「結緣」 令很多人驚訝的是,劉樹童並非巧克力製作「科班出身」。 自二○○○年到大陸發展,劉樹童的創業方向一直是設計生產包裝禮盒。由於設計精巧、質量穩定,他的公司成為世界上不少著名酒類、化妝品和巧克力企業的合作夥伴。 「最高峰時,我們與全球近六十家著名巧克力工廠合作,很多巧克力工廠都送樣品給我們。慢慢地,我也愈來愈了解巧克力。」劉樹童說。 二○一○年,劉樹童到比利時培訓,參觀了當地很多巧克力工廠,萌生了自己學習製作巧克力的想法。「那次培訓,我實地考察了很多巧克力的製作工藝,很有意思,對我進軍巧克力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回來後我就開始嘗試手工製作巧克力。」劉樹童說。 在劉樹童看來,巧克力是一門科學的藝術。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製作工藝,做出來的巧克力口味也各不相同。 「比利時的巧克力製作工藝比較考究;法國的巧克力追求浪漫,造型美;瑞士盛產牛奶巧克力;德國有非常多的巧克力作坊,發明了很多生產巧克力的機器;美國大大推動了巧克力的平民化。」談起世界各國的巧克力特點,劉樹童如數家珍。 二○一二年底,劉樹童的公司正式註冊「吉麗嘉多」品牌,進軍巧克力行業。「我們了解全球頂級巧克力的產地、品牌、質量與價格,並與眾多世界著名巧克力工廠合作多年,供貨無憂。包裝設計方面,我們更是擁有多年經驗。」劉樹童說。 工作生活有家的感覺 劉樹童告訴新華社記者,在大陸生活十幾年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陸的發展太驚人了!」 「一九九二年時我曾到上海、蘇州旅遊,那時候感覺還比較落後。二十多年下來,上海、蘇州已經成為經濟發達、世界聞名的大都市。尤其是二○一二年以來,高鐵、互聯網等快速發展,在大陸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劉樹童說。 「進軍巧克力市場,除了熱愛,還有一個目標,就是讓大陸的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買到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回饋更多大陸朋友。」劉樹童說,目前大陸的巧克力零售價格偏高,他們的巧克力都由工廠直供,減少了中間環節,幾乎可以跟歐洲同步價格。 如今,跟劉樹童學習巧克力製作的學員基本都是常州市民,而且愈來愈多外地遊客加入其中。「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非常有趣。做生意,要先交朋友,巧克力拉近了我與大家的距離。」劉樹童說。 有創意適應當地口味 劉樹童說,大陸巧克力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他們的巧克力品牌知名度還有待提高。未來,他除了希望開更多的巧克力手工坊外,還希望建成一個巧克力「夢工廠」,既能展示機器生產巧克力的場景,也能讓觀眾看到巧克力師傅的手工表演,還能開闢一塊區域專門做巧克力科普教育。 「我們的目標不是賺取眼前利潤,而是以巧克力為中心,擴展相關產品,整合巧克力進口、分裝、設計、包裝、銷售等環節,結合休閒旅遊產業,建設巧克力博物館和樂園,展示巧克力文化,建立世界著名巧克力廠商與大陸消費者的互惠平台。」劉樹童說。 令劉樹童欣慰的是,他招收到了愈來愈多的大陸巧克力愛好者,而且他的兒子也於今年九月來到常州創業,與他一起在大陸書寫新的「巧克力傳奇」。「我兒子才是這個手工坊的老闆,我只是技術顧問。」劉樹童笑著說。 劉樹童的兒子高世昕,今年二十三歲,十二歲開始在大陸生活、學習,巧克力同樣是他的最愛。「我比較貪吃,從小到大吃了很多種類的巧克力。一直以來,我都想知道這些美味的巧克力究竟是怎麼製作的,後來乾脆就自己嘗試做巧克力。」高世昕說。 儘管非常年輕,高世昕已經有了自己的創業想法。「巧克力是舶來品,如果要打開大陸市場,就必須結合當地文化,適應當地口味,增加創意互動,讓巧克力與文化相結合,讓更多人了解巧克力,愛上巧克力。」高世昕說。 (備註:劉樹童的兒子高世昕隨母姓,所以姓高不姓劉。)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上海縷薇工作室創辦人】張曉星 宋亞樵 繡出一對好拍檔 下一篇文章 「米未傳媒創始人CEO 馬東」知識付費 內容為主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 40年扎根本土長成大樹 作者其他文章南京大量數控科技公司總經理簡禎祈「宅」在工廠做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