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野島剛是少數能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之一,難得的是,他曾是朝日新聞駐台特派員,跑透台灣各地,還努力學習台語,要融入中南部基層民眾的生活。現在雖回日本了,卻還常跑台灣,最常搭的飛機,就是早上七點從羽田機場起飛的華航班機,十點就到松山了。主要原因就是他還在為台灣的四、五個媒體寫專欄,大多是以觀察台灣的時況或台、日某相同情境下的相互比較的評論文章為主。
其實,會寫中文的日本作家不算少,但能像野島剛一樣,兼具寬廣和歷史角度的並不多,看看他台灣出版的書:《最後的帝國:蔣介石與白團》、《兩個故宮離合》、《故宮90話》等,你會以為他的專業是歷史呢!
但報導文學或散文、雜論,他在台灣也出版不少,而且不須透過翻譯,我們就能見到原汁原味的日本人之中文作品。若無機會在媒體看到他的專欄,最近上市的《原來這才是日本》一書,可以讓大家知道野島剛的博學和他一顆對台灣熱愛的心。
了解日本文化內涵
台灣一年有兩、三百萬人次赴日旅遊或出差,可說是哈日或極度喜歡日本的國家。事實上,來台灣的日本人也漸漸多了,台北捷運就在三個車站增設日語播音,可見台、日兩國的交流十分興盛了。於此情況下,《原來這才是日本》這本書,可在一般旅遊資訊之外,增進我們對日本文化內涵或民族性格,以及民間生活狀況的了解;而且,他也報導日本人怎麼看待台灣,讓我們從社會學「鏡中自我」的投射,了解到自身的情況。
本書是野島剛專欄的彙集,專欄文章通常比較通俗好讀又接近時事,因此這本書基本上就已討喜了對日本有興趣的讀者,何況又有不少篇幅是關於台灣的。
書的內容大致包含三大部分,一、日本人現在怎樣看待台灣?二、想要了解日本、認識日本的一些知識;三、台(中)、日的一些生活日常的比較。所以,這本書是台日之間,知此知彼的一本「知日書」,野島剛猶如一座溝通橋梁,相信這本書在日本也會受到讀者歡迎的。
大力讚揚台灣便當
在書中,野島剛總以有趣的話題引人注意,如福原愛講中文為何受到台灣人喜愛?日本人為何討厭郭台銘?一蘭拉麵來台灣,要大排長龍才吃得到,其實台灣許多品牌在日本也大受歡迎了。作者讚揚台灣的便當CP值高,台灣的料理是生活化美味,不能以沒獲米其林來評價等。
當然,他也認為台灣道路和戰場一樣危險,誠懇希望我們改變開車、駕駛的觀念,告訴我們日本人為何愛吃生食的原因,也比較台日兩國罵人的話語等有趣的事。至於,日本近況或日式美學篇章近三分之一,對日本文化或社會有興趣的讀者,會讀得津津有味。
這本知台又愛台的日本作家文集,雖是通俗性雜論,卻也蘊藏著不少日本文化知識和台日兩國的情誼。
今年50歲的日本資深媒體人、作家野島剛,曾經在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赴台灣師範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畢業後,任職於朝日新聞社,擔任駐新加坡、台北特派員,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議題。這本《原來這才是日本》是他繼《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之後,再度提出34個深度觀察,讓讀者更懂真實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