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鹿】最愛泡湯滾泥浴 文/林育安(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2018.11.11 語音朗讀 82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水鹿在其眼睛下方具有很明顯的眼下腺。圖/林育安公水鹿的頭頂上有鹿角。圖/林育安水鹿特別喜歡吃嫩草。圖/林育安 文/林育安(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副教授) 暑假期間,幾位老師去爬奇萊山,享受大自然之美外,還有舒壓的功能。爬山的這幾天,他們巧遇四隻野生的台灣水鹿,而且相距只有三十至四十公尺遠。水鹿靜靜打量他們,約過了三分鐘左右,水鹿跑進草叢消失無蹤。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報導一名遊客在彰化田中森林遊樂區登山步道散步時,巧遇帶有一隻小水鹿的母水鹿,母水鹿可能因為要保護小鹿,因此從五公尺遠處跑來衝撞攻擊遊客,造成遊客身上多處受傷,並被踹斷了二根肋骨。由於台灣水鹿是台灣最大型的草食動物,這次就來談談水鹿的生活習性吧! 眼腺翻張活像四目 台灣的原生鹿科動物共有三種,即水鹿、梅花鹿和山羌。梅花鹿身上有白點,很容易辨認,體型居中──比水鹿小,但是比山羌大。早期台灣滿山遍野都是梅花鹿,卻在荷蘭人占據台灣後,以利益誘使台灣人大量捕捉梅花鹿,致使野生梅花鹿已在野外消聲匿跡了。 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梅花鹿都是後來經人工復育的,台灣以往的「梅花鹿王國」美名已不復存在了。山羌則是體型最小的鹿科動物,性情溫馴,但很膽怯,常遭不肖獵人設置陷阱捕捉,致使山羌的數量不斷減少,所以山羌和梅花鹿同列保育類動物。 至於台灣特有亞種、鹿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水鹿,屬於哺乳類動物偶蹄目,很喜歡泡在水中游泳和滾泥塘,因而被稱為「水鹿」。由於其眼睛下方具有很明顯的眼下腺,當興奮或生氣時,眼下腺就會張開,遠看好像有四個眼睛,因此又有「四目鹿」之稱。 幼時白點長大褪色 水鹿在野外數量稀少,被政府相關單位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水鹿體長約一七○至二五○公分,公水鹿肩高約一○○至一二○ 公分,母水鹿肩高約七十至八十公分,母鹿體型較公鹿矮小,尾長約十二至十五公分,可以垂及髁關節。體重可達二五○至三○○公斤左右,可謂超級大塊頭。 年幼的水鹿毛上有斑點,但成年後斑點消逐漸失,毛色成為褐色。此外,鹿毛濃密度也會隨季節變化而冬厚夏疏,並有深淺差異。公水鹿三歲後頭角從主幹開始分叉為三尖二叉,一直維持到五歲後每年脫落重長,鹿角長達七十公分,其後每年硬化後就從根部脫落並重新生長,其主幹比梅花鹿短而粗。 水鹿的顏面兩側由鼻至眼有一略深的褐色條紋各一,形成V字斑紋。鼻鏡和吻部呈黑色,四肢內側連接到腹部處毛色為黃白色,尾端有黑色較長的叢毛。水鹿的眼下腺與鼻腔相通,受驚或奔跑時,有助於增加呼吸量。此外,水鹿的眼下腺常有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最後會結成硬塊,水鹿為了去除這些硬塊,就會在樹幹或樹枝上磨擦以去除掉,順勢也將分泌物的味道沾附在樹枝上以告知其他動物,「這是我的地盤,不要侵入。」 藉由各種方式示警 水鹿除了以此方式宣告其地盤外,有時也會先來個泥巴浴後,再利用身體磨擦樹幹,或以尿液灑在樹幹上或是以其鹿角磨擦樹幹等行為,留下體味或尿味,或是以鹿角磨擦樹幹後留在樹皮上的痕跡宣示主權。 水鹿是群居動物,常三五成群,但公鹿喜歡單獨活動。水鹿原本棲息於中央山脈海拔三○○至三五○○公尺山林中,由於人為破壞和盜捕,水鹿棲地逐漸上移至海拔一○○○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原始森林。 每天清晨、黃昏和晚上是水鹿活動較為頻繁的時候,常在近水源地方的草地活動和覓食,有時也會在森林溪流附近活動。此外,水鹿是一種很能適應崎嶇山區的動物,有堅硬的蹄甲和強而有力的四肢,以便在陡峭溪谷中自由行走。 野外相遇最好閃避 草食性的水鹿生性溫馴、膽怯,食物以嫩葉、嫩草為主,有時也會啃食樹皮、嫩枝、果實和種子。在快速採食過程中會隨時保持警覺,也會隨時抬頭觀看四周狀況,若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則會發聲搖尾示警同伴,快速逃竄並逃入草叢或叢林中,以躲避天敵捕殺。 當水鹿採食完後一至一個半小時,就會出現反芻作用,反芻時會以站立或是俯仰的姿勢進行,每天反芻的時間約六至七小時。仔鹿一般在出生後三周左右就會有反芻能力。水鹿和牛、羊一樣有四個胃,其中瘤胃、蜂巢胃、重瓣胃是由食道延伸而來的,真正的胃為皺胃,又稱為「真胃」。 母鹿無角,雖然每個月都能配種,但其主要的發情期是在九至十一月。到了發情期時,母水鹿會釋放出性費洛蒙,當公水鹿聞到空氣中母水鹿所釋出的性費洛蒙時,就會循著性費洛蒙的味道找到母水鹿。此時若有兩隻公水鹿同時出現的話,就會憑著打鬥的方式爭取配種機會。 母水鹿孕期約八至九個月,每胎只生一隻,仔鹿哺乳期六至八周,並且會跟隨母水鹿一起行動,若陌生動物太靠近仔鹿,母鹿為護雛就會出現攻擊行為。水鹿是台灣特有亞種的保育類動物,但數量不多,希望全民好好的珍惜水鹿這種特有的野生動物。 前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海豹不合作 醫師傷腦筋 下一篇文章 當殺手成為母親 非洲豹的生存的遊戲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獼猴甩尾敲地板 本喵嫌你煩五技而窮的野生動物─鼯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