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茶道心法】沈武銘茶湯上寫文章用心可見 文/袁世珮 |2018.11.01 語音朗讀 38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40年來,沈武銘每天泡三壺茶,泡茶時一定挺直腰桿。圖/陳立凱 沈武銘有獨創的沈氏茶道功法。圖/陳立凱 爐上的水壺熱氣蒸騰,一杯回甘好茶即將誕生。圖/陳立凱 沈武銘認為所有泡茶工具都很神聖。圖/陳立凱 沈武銘喝茶前先聞香,同樣講究方法。圖/陳立凱沈武銘喝茶前先聞香,同樣講究方法。圖/陳立凱沈武銘喝茶前先聞香,同樣講究方法。圖/陳立凱 文/袁世珮 有著40年茶道功力的茶師沈武銘, 持著水壺的左手穩如古剎廟簷, 水注如簷下水滴,涓細而不斷, 帶著一股靜謐感, 風爐炙過的爐與茶、煮過的水,幻化成快樂頌, 他說:「茶湯,是寫在水面的文章、 是聽不見的音樂、看不見的山水。」 用心即可見。 將水壺從爐上移下,左手穩如古剎屋簷,水注如簷下水滴,涓細而不斷,帶著一股靜謐感。茶客卻有些期待與興奮,因為茶師沈武銘說:「今天跟我喝完茶,少奮鬥10年。」 我們喝了兩次,在茶師家、在紫藤廬,每一次都是「一期一會」的經驗。如沈武銘說:「茶湯,是寫在水面的文章、是聽不見的音樂、看不見的山水。」 唯用心可見。 自視侍茶小沙彌轉世 「我的前世應該是唐朝某寺廟滿會泡茶的小沙彌。」端坐在師父林岳宗的贈字「滿堂花醉三千客」下,40年茶道功力在華人世界屬宗師地位,沈武銘說:「我只是退伍的公務員,但任何茶,信手拈來都可以泡得非常好,這應該是被前世的小沙彌祝福到的。」 沈武銘茶道的開端,其實是一場災。35年次的他本是海軍官校特種部隊,一次演習中意外,右手飛了,在病床9個月無事可做,拿著學長送的一把壺就開始練茶;另一個契機,則是將女兒們從制式荒謬的教育體制中救出,全家移居美國,舉目無親的日子,又只能依靠一把壺,沈潛練功。 茶無貴賤 方法對可達極致 這樣練了40年。沈武銘笑說:「我的茶湯天下無出其右,因為我統統是用左手泡茶。」雖然是少不經事玩笑話,但他也說:「所有摸索的路,我都走過了,不管你說任何茶,我都可以讓它展現最好的地方,茶沒有貴賤,只要用對方法,它可以到極致。」 「方便的工具帶來隨便的結果。」沈武銘當初拜師學茶,頭兩年都在顧風爐,這一來,成了他的特色。 家裡有100多個風爐,大如日本明治時期神木,小的能上桌,腳邊那只爐,還是從京都帶回來的老「茶灶」,中心有強火,四邊微溫,3塊小炭可以喝一天的茶。 篩灰、布灰、排炭,沈武銘專心致志,是一種「借假修真」的心靈作用,他說:「茶是跟天地之間的對話。」炭的前身是樹,累積日月光華,轉身作炭,透過火、水、茶,分毫不少地將能量帶給飲茶人。 茶壺也不遑多讓,400多把全是宜興紫砂壺,不乏顧景舟、謝曼倫這些大師珍品,有沙魚皮的紫砂壺、桂花段泥如桂花落在泥裡。這些「後宮佳麗」不在高閣,而是散置櫃中、案前,日常使用。 因為沈武銘不是「倉庫管理員」,「茶道具不是茶器而已,而是法器。所謂茶道就是從心到茶的路、也是從茶到心的路,這條路上所用的工具都很神聖。」 沈氏茶道功法 手中生奇 這位許多台灣茶人的老師,不管是穿著汗衫或莊重的棉衣,一直挺直著腰桿坐著,注水、遞茶。奇的是,他的茶「沒完沒了」,連普通的包種茶也能泡7、8次而不走味,古樹茶據說是30泡起跳。甚至,別人泡的普通茶,在他手中也生出新況味。 祕訣是沈氏茶道功法:炙燒、注水、堆疊、追香、圓滿茶與回馬槍。 沈武銘自創的「炙燒」之法,將壺和茶塊在爐邊炙一下,去除潮氣、雜氣、宿氣,「最重要是讓它醒過來,沒醒來的孩子如何唱快樂頌嘛?」 高沖低流注水入壺,追求的是「水滴石穿」之功,關鍵在把自己放空,想像手是古廟屋簷,讓水自然垂落,「心手相應,你心中充滿焦慮,是要請我喝焦慮茶嗎?」 之後,沈武銘將茶湯倒入各個杯子裡一點,一輪後再補入一些。公道杯呢?他說:「茶是格格的命格,要好生伺候,台灣茶席上最敗茶的東西是公道杯,把茶最好的到最壞的全混在一起,那是洗澡水。」 再來,他把壺中原有的茶葉弄一個小窩,加入一點新茶「追香」,讓新舊茶展現不同的藝術層次;而他研發的「圓滿茶」,一壺只泡一杯,凝聚茶氣精華。 回馬槍更挑戰泡茶SOP,回沖熱水、甚至冷水,就這麼擱20分鐘,一知半解人以為必然苦澀難當,不料,還是回甘。沈武銘欣賞著茶客的驚異:「茶像含苞待放的牡丹,要慢慢綻放的。我的回馬槍和別人久泡的茶不一樣,差別就在用心。」 聞香啜飲 講究心法 我們充滿期待接過每一杯茶,就要像慣常那一樣,湊近鼻尖,然後喝下。「等等!」沈武銘發聲兼示範,要雙手捧杯、伸長,拉回,整個口鼻埋入杯口,吸吮茶面半公分處的香氣,然後才能入口「恭敬心生一切法,兩手向前時,離你的心最遠,心的狀態是分享、給與、奉獻,所以世間一切美好都回饋你,這杯茶回來更香了。」 喝完了,杯底見空。沈武銘又指示,先一手拿著杯子聞香,再兩手拿杯子伸直,閉眼,收回,再次聞香,「杯子比剛才香多了」;或者,交換杯底聞香,味道也不一樣。為什麼?茶師一笑:「因為杯底是當下念頭的紀錄。」 以茶行道 盜走心中煩惱 茶界也有江湖,沈武銘也曾遇過踢館。3名日本客問他:「你的茶,是什麼道、什麼流?」 「我的茶道,是強盜的『盜』。」沈武銘說:「自離開師門,我就許下重重的諾言,凡是喝過我的茶,我都能盜走他心中的煩惱,我是在以茶行道。」他想傳達的是茶的人文功能,而不是比富貴。 沈武銘指出,台灣沒有茶道學校,外面教的常走一套不需要的SOP,說得一口好茶,其實是在賣茶賣壺,「不要都用說的,請你泡一杯感動的茶給我。」 感動茶,先決要件是「溫暖自心」,沈武銘說:「因為不能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再來就是風爐,很專注泡一杯恭敬的茶,這杯茶不只是入口,是一定要入心的。」 以茶行道,沈武銘鼓吹「茶塾」,要遍地開花,到處都有,就教喜歡茶的孩子們如何燒一壺水、準確泡一個感動自己的茶。 日日三壺茶 練功不墜 40年來沈武銘每天用風爐泡三壺茶,「就像芭蕾舞者一樣,三天不練,自己知道有點不對,五天不練,台下觀眾就不鼓掌了。」 更像沙彌的讀經,是日日功。他凌晨4點半起床,出門騎車去,回來就喝早茶,一天三泡,是給自己的功課,「茶道也必須不斷地練,跟書法很像,只可惜茶道藝術無法被記錄下來。」 如此累積的體悟是「心法重於一切」。他笑說:「像《臥虎藏龍》裡頭的李慕白,一襲長衫,背後就是一根竹枝。」曾經虎虎生風的軍人,如今已是以茶行道的頭陀。 前一篇文章 全能才子 萊恩葛斯林演什麼都迷人 下一篇文章 金獎影帝不再呼風喚雨 跑龍套也快樂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6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7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父親》 走進失智者腦中 宛如懸疑片守著信念 成為他人的希望 《竊聽風暴》天水圍裡畫出黃金時代 許鞍華《好好拍電影》 作者其他文章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商業空間設計 宋毅融入時尚美學吳書原設計景觀 融入新荒野美學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廣告人龔大中 用創意與社會對話